股票600759(股票600196)

2023-08-03 04:13:59
股票学习网 > 怎么卖股票 > 股票600759(股票600196)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公示信息,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即注射用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该新药”)已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长时间来,国内外均达成共识,新冠病毒需要依靠疫苗进行免疫。这也让诸多新冠疫苗生产商在疫情期间赚得盆满钵满。如今新冠特效药即将授权使用,很大可能将抢夺新冠疫苗的部分市场,不得不引起人们对疫苗股未来走势的担忧。

该新药为本集团(即本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单位,下同)自主研发的单克隆抗体生物类似药,主要用于转移性乳腺癌适应症及转移性胃癌适应症等。2019年4月,该新药获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审评受理(受理号:CXSS1900021国)。

那么,当前复星医药为何不受看好?长期公司的机会有什么看点呢?

该新药为本集团(即本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单位,下同)自主研发的单克隆抗体生物类似药,主要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适应症、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等治疗。

一个是公司mRNA新冠疫苗BNT162b2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II 期临床试验等工作还处于推进中,但目前据相关统计国内疫苗接种率已经高达79%,未来公司疫苗就算获批上市,但也市场空间也已经大大缩小,在此基础上,公司之前未研发疫苗所投入的费用面临无法收回。

就股价表现来看,此前关于阿兹夫定片的多个利好消息均未能刺激复星医药股价大幅上涨,但该药物明确已纳入新冠诊疗方案及医保目录,后续销售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投资者对复星医药的信心。

不过,目前这笔收购仍存变数。

该新药进行在商业化生产前,尚需完成相关临床试验、获得药品批准文号并通过GMP认证;本次纳入优先审评程序不会对本集团现阶段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复星医药,A股走势图)

截至本公告日,于中国境内上市的曲妥珠单抗注射液为罗氏的赫赛汀?。根据IQVIA CHPA资料(由IQVIA提供,IQVIA是全球领先的医药健康产业专业信息和战略咨询服务提供商),2018年度,赫赛汀?于中国境内的销售额约为人民币27亿元。

万盛股份也仅是“复星系”加大新能源产业链布局的一个缩影。

该新药进行在商业化生产前,尚需获得药品批准文号并通过GMP认证。

投资浮亏、减持终止,复星医药跌到底了吗?

2020年拿下2家酒业—舍得酒业金徽酒

就是在2022年9月2日晚,上海复星高科技宣布大手笔减持A股复星医药,计划减持比例不超过3%,如按复星医药9月2日收盘价40.21元/股推算,复星高科技如顶格减持或将回笼资金约32亿元。

就在2022年年底的复星成立三十周年庆上,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透露了复星未来的发展方向,即锚定“家庭消费产业集团”定位,围绕全球家庭消费需求,战略上更加聚焦主业,同时加码全球化和创新两大核心增长引擎。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3月14日晚间的公告,沙钢集团已经在上述框架协议签订后两个工作日内向复星方面支付了80亿元诚意金,并且复星方面已将南京南钢49%的权益质押给沙钢集团。

而近期在疫苗接种率不断提升、短期在特效药刺激下,港股复星医药股价回撤51%。截至国庆前,复星医药A股股价回撤也有40%。

南都·湾财社讯3月27日,复星医药公布2022年度报告,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为439.52亿,同比增长12.66%;实现归属净利润为37.31亿,同比减少21.1%。公司每股收益为1.43,比上年同期减少22.7%。

截至本报告期末,复星医药总资产为1071.64亿,比上年度末增长14.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445.82亿,比上年度末增长13.74%。

复星医药本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18亿,比上年同期增长7.1%。

据南都·湾财社AI数据库信息显示: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复星医药”,股票代码:600196.SH,02196.HK)成立于1994年。

也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复星系”出售资产,除了偿还短期债务,同时也是为了后期重点发展的一些项目储备资金。

截止2023年一季度末,基金经理姜诚旗下共管理10只基金,本季度表现最佳的为中泰兴诚价值一年持有混合A(010728),季度净值涨7.49%。

姜诚在担任中泰星元灵活配置混合A(006567)基金经理的任职期间累计任职回报152.69%,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3.6%。期间重仓股调仓次数共有43次,其中盈利次数为28次,胜率为65.12%;翻倍级别收益有2次,翻倍率为4.65%。

1、华鲁恒升(600426)翻倍案例:

姜诚管理的中泰星元灵活配置混合A基金在19年1季度买入华鲁恒升,在持有2年又2个季度后在21年3季度卖出。持有期间的估算收益率为232.88%,持有期间华鲁恒升在2019年到2021年的年报归属净利润增幅达196.4%。

2、中国建筑(601668)调仓案例:

姜诚管理的安信平稳增长混合发起A基金在14年3季度买入中国建筑,在持有1年又1个季度后在15年4季度卖出。持有期间的估算收益率为99.16%,持有期间中国建筑在2014年到2015年的年报归属净利润增幅达15.47%。

3、复星医药(600196)调仓案例:

姜诚管理的安信消费医药股票基金在15年2季度买入复星医药,在持有3个季度后在16年1季度卖出。持有期间的估算收益率为-36.18%,持有期间复星医药在2015年到2016年的年报营业总收入增幅达16.02%。

除了上述资产出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相关案例发现,2022年以来,“复星系”陆续减持或出清了多家上市公司股份:首当其冲的是与主业相关度不大的中山公用;而在酒类企业中,复星清仓式减持了青岛啤酒H股股份,并出让了金徽酒的控股权,但仍押宝舍得酒业;此外,“复星系”还陆续减持了泰和科技、三元股份、中粮科工等上市公司股份。

日前,复星医药(600196.SH/02196.HK)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Q3营收102.70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为近10个季度最低,归母净利润为9.07亿元,同比下降16.20%,连续第四个季度为负增长。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316.10亿元,同比增长16.87%,归母净利润24.54亿元,同比下降31.15%,为2011年至今最差。对于前三季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复星医药解释称主要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导致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减少。

撇除这一影响后,公司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28.59亿元,同比增长15.51%,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9.97亿元,同比增长10.19%。财报发布次日,复星医药A股收涨6.86%,H股收涨2.48%。

2019年至2021年,其净利润分别为33.22亿元、36.63亿元、47.35亿元,当中投资收益分别为35.65亿元、22.84亿元、46.24亿元。2022年上半年,复星医药投资收益为21.67亿元,甚至高于净利润数据。

BNTX曾因mRNA新冠疫苗股价飙升至457.93美元的高点,截至2021年末,BNTX为复星医药带来了超过22亿元的投资收益。但越过峰值后,BNTX走上了下坡路,复星医药的投资收益大受影响,进而侵蚀了公司净利水平。

但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迟迟未在内地市场获批上市,复星医药也开始下跌,直到今年9月2日,其大股东复星高科披露了减持计划,将复星医药推入谷底。根据公告,复星高科拟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3%的A股,也就是不超过8008.97万股A股。

公司上市24年,首度遭遇大股东减持,复星医药港A双跌持续了一个多月,其背后的复星国际(00656.HK)所面临的债务危机也引发关注,在2022年半年报中,复星国际的负债为6511.56亿元。

今年6月,基于未来6-12个月公司境内外债务到期规模较大等原因,穆迪将复星评级列入下调观察名单。而复星集团年内频繁减持,不仅完全退出泰康保险集团和青岛啤酒H股,还对包括复星医药在内的豫园股份、海南矿业、金徽酒、中山公用、泰和科技、三元食品、中粮工科等公司进行了不同程度地减持,并在10月又拟以160亿元清仓南京钢铁。期间,穆迪两度下调复星国际的公司家族评级至B2,复星国际也宣布终止与穆迪评级服务的商业合作。

10月24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复星高科宣布提前终止减持计划,并承诺自当日起的一年内不再减持复星医药的股票。彼时,复星高科已累计减持3910.6635万股复星医药的A股股票,占复星医药总股本的1.46%。终止减持计划宣布后,复星医药股价止跌回升。

从最新公布的财报来看,推崇并购模式的复星医药还饱受商誉困扰。截至2022年9月末,其商誉值达到106.9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了13.81%。根据2022年上半年财报数据,复星医药商誉减值准备为5.08亿元。

截至三季度末,复星医药流动资产合计为345.43亿元,流动负债312.61亿元,流动比率为1.1。作为参考,恒瑞医药(600276.SH)同期的流动比率为11.47,二者差距较大。较低的流动比率意味着较差的短期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

除此之外,复星医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虽在增长,但增速已经连续第三个季度放缓。

从支出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复星医药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16%,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6.26%,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8.02%。往前追溯,此前三年,复星医药的研发费用都保持着37%左右的增速,远高于销售和管理费用的增长幅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复星医药未来增长要依靠基础业务,而非投资、炒股。

根据2022年中报,复星医药制药板块营收143.27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67.14%,其中,包括复必泰、汉利康、汉曲优、苏可欣、汉斯状等在内的新产品和次新品收入在制药业务中收入占比超过25%。计算可得复星医药旗下仿制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50.35%。

仿制药收入占比过半,但是,以仿制药为开端的集采范围仍在扩大,以仿制药为主要收入来源必定会导致利润空间压缩,截至2022年6月末,复星医药制药板块毛利率同比减少了2.86个百分点至54.57%。

2022年上半年,复星医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板块同比增长42.51%至40.43亿元,成为其第二大业务,但毛利率同比下降12.08个百分点至34.45%。同期,复星医药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5.55个百分点至45.75%。

作者:piikee | 分类:怎么卖股票 | 浏览:26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