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在湖南株洲召开的2022钛白粉行业创新大会暨高新技术交流会上,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主任毕胜指出,近年来业内外企业纷纷投资钛白粉项目,可以预料,数年以后即使其中只有一部分能够实现,中国钛白粉总产能也有可能超过1000万吨/年。
产能集中度不断提高
半个身子还没进新能源大门,就遇到贵人接迎,中核钛白在对外战略上走稳了一步。
我们预计由于新增产能大量投产缓解供给紧张,磷酸铁锂 23 年价格回归常态,负极材料价格 从 2022 年上半年水平缓慢下滑,预计 22-24 年磷酸铁锂价格分别为 150000/60000/50000 元/吨,石墨负极价格分别为 50000/45000/40000 元/吨。
在能量密度方面,要求新建设的动力电池项目能量型电池能量密度≥ 180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120Wh/kg;功率型电池功率密度≥700W/kg,电池组功率密度≥500W/kg。循环寿命≥1000 次且容量保持率≥80%。
由于氯化法钛白粉工艺精细,掌握困难,新增产能爬坡进度可能低于预期。相比落后产能硫酸法,较为先进的氯化法虽受政策支持,然而其高昂的原料和投资成本、海外巨头垄断的技术壁垒、较高的产品价格导致竞争优势丧失,长期令国内企业望而却步。2011 年以来,国内有数家企业试图进行氯化法的技术创新尝试,但是在技术引进初期、生产线运行初期往往碰壁,氯化法在中国存在“水土不服”问题。
东南亚国家基建高速增长,成为钛白粉需求的新增量。
青海明胶(000606):拟10亿收购互联网资产。
对于后市,孙文静认为受下游地产需求不佳影响,硫酸法钛白粉后期市场价格预期依然走弱。市场供应端缩减不明显,厂家库存压力较大,价格回涨的可能性不大。预计市场将持续偏弱运行,供需矛盾突出。
在行业利润整体承压下,多家钛白粉企业加速了向新能源赛道相关产业链的跨界和布局。
杨逊也表示,由于各生产商的库存尚未建立起来,价格坚挺信心不会弱。加之钛矿、硫酸等价格依然货紧坚挺,生产商成本高企,目前的小幅度上行,并未根本上解决钛白粉生产商自身生存问题。因此根据目前的现实情况推测,多数生产商封单状态给人一种持续利多的预期,不过最终还要以其自身成本、订单、库存、出口等综合情况作为价格走势依据。
我国钛矿产量逐年上升,但进口依存度仍较高。我国钛铁矿储量丰富但品位不高,2004年以后,随着我国钛白粉产能的大幅扩充,我国钛矿进口量快速增加,进口依存度逐渐上升,至 2017 年达到 78%;近年来我国钛矿产量增长明显,叠加钛白粉产能增速放缓,钛矿进口依存度下降,但 2021 年依然高达 56%。
8月12日晚间,龙佰集团连发四条公告,其中三条公告均与锂电池产业链有关。具体看,龙佰集团拟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锂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拟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项目;拟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锂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
9月13日,钛白粉行业两大龙头同时公告调价。
攀西地区钛铁矿结构致密,钛精矿中钙、镁、硅等杂质含量高,粒度细但酸溶性好,较为适合硫酸法钛白粉生产;氯化法所需的富钛料依赖进口,若由钛精矿制备,对钛矿的杂质含量要求同样很严苛,国内钛矿很难满足要求。
攀钢钒钛(000629):攀钢钒电池已量产。
政策、需求双轮驱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有望延续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而这家企业目前的净利润,在A股氢能源概念板块169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9位。这个名次非常高,说明其赚钱的能力很强。
近日来,龙佰集团(002601)、惠云钛业(300891)、安纳达(002136)、中核钛白(002145)相继发布价格调整公告。
产业链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龙佰集团分别在月初和28日发布调价公告,2月1日,龙佰集团公告,公司各型号钛白粉(包括硫酸法钛白粉、氯化法钛白粉)销售价格在原价基础上对国内各类客户上调1000元人民币/吨,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150美元/吨。2月28日午间,龙佰集团公告称,3月1日起,各型号钛白粉对国内各类客户上调1000元人民币/吨,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150美元/吨;海绵钛产品对各类客户上调1000元人民币/吨。随后,安纳达、惠云钛业、中核钛白、金浦钛业相继发布了提价公告。
锂离子动力电池需求高增,磷酸铁锂电池再受市场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需求高增。
公司加强自有钛矿原料供应,对冲国际原材料价格风险。
惠云钛业(300891)
鸭苗、小金属、磷矿石、纸……这些品类都将涨价
从近期钛白粉概念股发布的半年报来看,不少公司业绩取得较大涨幅,而且公司利用自身优势,争相布局磷酸铁、锂电池等上下游和新能源产业链,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支撑。
2021年 11 月 18 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建设的锂离子电池产业布局和项目设立提出了系列指标要求。
据毕胜介绍,2021年,除了进口的沸腾氯化法用高品位钛原料以外,全国钛矿的总消耗数量超过900万吨。去年,全国的钛矿进口量为380万吨,国内产量大约有650万-700万吨,总体上满足了市场需要。
此次虽然仅龙佰集团和中核钛白两家行业内头部公司公告提价,但事实上今年以来金浦钛业、惠云钛业、安纳达、天原股份等公司同样没少涨价。
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的推进,钛白粉需求迎来修复,行业景气度将重新具备上行的基础性因素。
为了探究影响钛白粉行业景气度的因素,我们对本轮钛白粉景气周期进行了复盘,整体而言,需求上行是钛白粉行业景气的基础,而供给紧缩和上游提价分别在景气前期和后期主导行业景气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