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近期,固态电池概念股表现亮眼,龙头股金龙羽6天5板。
金龙羽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0.8亿元,同比下降5.46%;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上升5.92%;扣非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上升5.34%;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0.17亿元,同比下降28.3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220.15万元,同比下降6.0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6096.85万元,同比下降8.01%;负债率36.76%,投资收益121.89万元,财务费用2474.96万元,毛利率12.89%。
投资者:请问贵公司是否有或者计划投资或者研究Chatgpt技术?
中自科技:固态电池材料中试线
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等6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研发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
其他公司可以关注:利民股份、英联股份、明冠新材、三祥新材。
在性能方面,氧化物电解质各方面性能较为均衡,其他类型固态电解质普遍存在性能短板。 氧化物电解质的还原稳定性、氧化稳定性、热稳定性等性能指标都较为优秀;硫化物电解质 的化学稳定性较差,易发生反应;聚合物电解质的锂离子迁移数、氧化稳定性等性能都亟待 提升。
3循环性能好:液态电解质在充放电的时候容易结晶,影响使用寿命
半固态电池对现有材料体系冲击较小。1)正极材料方面:目前现有的磷酸铁锂、锰酸锂、 钴酸锂、三元 NCM 等正极材料仍可延续使用;2)负极材料方面:目前主流的石墨系、以 及未来的硅碳系均可使用,由于半固态电池中仍然存在一定量的液态电解质,所以锂金属负 极目前尚不适用;3)电解液方面:目前仍需要少量的有机溶剂浸渍,现有主流的锂盐 LiPF6 以及 LiTFSI、LiFSI 等新型锂盐仍然需要添加;4)隔膜方面:由于半固态电池中仍然存在 一定量的液态电解质,仍然需要隔膜隔绝正负极防止短路,而且在一些情况下隔膜仍然要被 用作骨架支撑,但是对隔膜的技术要求可能会发生变化。 全固态电池或将对传统液态电池四大材料体系造成较大的冲击。正极材料未来更可能使用 高比能材料;负极材料中金属锂有望应用;电解质体系中液态溶剂将被完全取代;隔膜将被逐步替代。
公司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布局固态电池领域。自 2016 年以来,赣锋锂业结合自身在电池产 业链中积累的各方面优势,斥巨资提前进行固态电池布局。
硅碳负极不管是锂电池的发展趋势还是固态电池的发展路线都是绕不开的一环,是最为确定的一环增量。
然而从资金投入角度看,上海洗霸明显投入不足。根据上海洗霸在2月1日发布的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公司与硅酸盐所合作的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粉体产品试产产线设备投资金额不足百万元人民币。而公司1月18日抛出的7亿增发案目前还停留在消息层面,何时实施、如何实施,充满了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短短半年时间,上海洗霸就从一家环保公司,摇身一变成为固态电池领域一匹黑马;而其所运作的项目,截至目前试产设备投资不足百万元,既未得到市场验证,也看不到商用前景,一切还处于纸上谈兵阶段。更何况这一切还是来自于一个技术专利依靠收购、合作的“门外汉”。
反观国外,车企和相关电池企业则似乎跳过了半固态阶段,集中火力进攻全固态堡垒。
不过,澎湃新闻注意到,在珈伟新能公司官网的产业布局资料中并未对该动向进行修改更新,仍称自身“专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自建产线、并购及参股等方式向锂电储能领域加速迈进,构建集上游原材料、动力电池系统、电动汽车运营以及电池回收于一体的产业生态链,打造一体化产业布局”“江苏固态电池基地、惠州石墨烯基地、江苏锂电材料基地等产业上下游生产基地均已投产并进入使用”“公司形成了固态电池、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以及钛酸锂电池四大产品体系,获得了国内主流客户的配套”。
此外,清陶能源的半固态电池产品也将搭载于哪吒U车型中,与上汽合作的车型预计于2023年落地。
即便固态电池研发难度较大,那么材料领域能否在短期内取得突破呢?
清陶能源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李峥在去年的公开演讲中介绍说,现在清陶已经量产的半固态电池产品,电解质的液体含量在10%以下,“电解质以氧化物为主,添加聚合物形成复合电解质,再加上浸润液体。”李峥说。
固态电池的小规模商业化量产要看到2025年之后,普及仍需等待10年左右。
孚能科技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SPS是新一代动力电池解决方案,注重电池包的热管理、热失控防护,电池系统的散热效率大幅提升,并做到单体电芯的热失控不扩散(NOTP)。后续进展请留意公司相关公告,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从产线和工艺的角度来说,跟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目前看来有30%的创新。”李峥坦言,“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固态和固态之间相接触的界面不够完美的问题,界面浸润和黏合形成了工艺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