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龙头之亚钾国际(000893)
在那个一大批优秀人才怀抱理性,投身下海经商的时代浪潮之中,不满足于网箱养鱼模式已有的巨大成功,刘汉元乘此浪潮毅然投身实业。1986年3月10日,通威的前身眉山县鱼用配合饲料厂(科力饲料厂)建成投产,通威正式迈开了作为民营经济一分子向前发展的脚步。
通威股份表示,截至目前,公司高纯晶硅生产经营一切正常,满产满销,积极保障供应。
《电鳗快报》翻阅了广发科技先锋混合的持仓情况,该基金在2020年年报中对“光伏”情有独钟。“随着光伏行业全面进入平价时代、汽车电动化大趋势的确立,以及海外需求的快速增长,光伏行业已经进入快行道,龙头公司将充分受益。同时,随着海外疫情缓解,全球持续复工复产,液晶面板、大炼化,以及海外定价的顺周期行业仍值得重点关注。”广发科技先锋混合基金经理刘格菘在年报中表示。
“通力合作,威力无穷”,1991年初,“科力”正式更名“通威”。随后,全新推出的“通威牌”饲料迅速被四川省评定为“四川省饲料行业优秀产品”,通威饲料的市场占有量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通威产品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2017年,通威股份获得创新成果47项、专利授权44件,获得四川省2017年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三天跌去20%市值的通威股份(600438.SH)在3月5日晚正式发布公告回应了股价波动问题。
3月3日和4日,通威股份连续两天盘中跌停。不同的是,3月3日通威尾盘有大量资金抄底,当日最终收跌7.98%;3月4日通威上午跌停后,仅在上午收盘前有少量资金涌入打开跌停,股价旋即又被摁下,最终以跌停收盘。
3月5日,通威股份开盘一度跌7.97%,随后股价小幅回升,最终收盘跌4%,报37.24元/股。
龙虎榜数据显示,3月3-5日,通威股份遭到机构大举抛售。三天之内,两机构席位累计买入7.43亿元,三机构席位累计卖出23.32亿元,机构净卖出15.89亿元。龙虎榜数据还显示,沪股通在此期间累计买入20.05亿元,累计卖出18.42亿元。
据Wind数据,通威股份本周五个交易日仅有3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当日流入1.8998亿元),其余四日主力资金均净流出,本周主力资金净流出额达16.2836亿元,其中3月3日和4日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出6.0054亿元和8.9332亿元。
在3月3日开启暴跌的前一天晚上,上机数控(603185.SH)宣布和另一硅料巨头保利协鑫能源(3800.HK)达成战略合作,意向进行总投资达180亿元的30万吨颗粒硅生产及下游应用领域的研发项目合作。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高纯晶硅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成果,技术、成本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新产能的平均生产成本3.65万元/吨(公司2020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数据),并可实现N型料的批量供应。”通威股份称。
2004年,通威集团旗下握有饲料业务的通威股份正式登陆A股资本市场,为回避集团与股份公司潜在的同业竞争问题,刘汉元开始为通威寻觅新的发展领域,并最终下定决心进入光伏新能源领域。
2018年1月,中国光伏协会在年度总结报告中披露,行业太阳能电池加工成本在0.45元/W以上。另据通威股份透露,该公司太阳能电池片电的换效率、良品率、CTM值等质量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而其太阳能电池单多晶非硅成本稳定在0.2元/W~0.3元/W的区间,成本仅为行业水平的50%~60%,并保持持续下降势头。
相较于其他国际一线多晶硅厂商,如德国瓦克或江苏中能,通威多晶硅生产的成本优势依旧显著。据严虎透露,通威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永祥法”多晶硅技术,每吨多晶硅综合能耗在原来基础上降幅达62%,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至4万多元/吨。此外,永祥股份多晶硅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此外,通威股份还在公告中提及了产能规划和业务合作情况。
截至2017年底,通威股份已拥有70余家涉及饲料业务的分子公司,其生产、销售网络已布局全国大部分地区及越南、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将自2021年7月26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通威股份跨界整合协同发展,构建完整水产产业链和高效光伏产业链的商业模式,并通过资源创新整合成“渔光一体”模式,融合后能对外输出绿色安全水产品和绿色新能源。这一切,都是植根于为通威愿景而配套服务——为了生活更美好!
值得关注的是,通威股份正积极推动并实现光伏发电的平价上网,2017年其光伏发电的成本为5000元/千瓦,未来一两年有望降至3000元/千瓦左右,接近或低于煤炭、水电发电成本。通威股份计划,在未来两年实现光伏平价上网后,公司将更大规模推广“渔光一体”商业模式。
进入21世纪之后,市场经济日益显现出多元化特征,刘汉元以敏锐而理性,果敢而稳健的作风,带领通威实现A股上市、产业多元化拓展等里程碑式发展成就。
通威股份表示,经公司自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内外部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不存在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通威股份迎机构“分裂”
如果说通威在水产领域的创业史堪称中国民营经济从萌芽到壮大历程的缩影,那么通威在新能源领域的开拓史则是中国引领世界经济和创新发展方向的写照。
亚钾国际投资(广州)股份有限公司是深交所主板A股上市公司(证券简称:亚钾国际,证券代码:000893.SZ),专注于钾矿开采、钾肥生产与销售一体化。我国钾资源极端匮乏,“保障民生、产业报国、实业兴邦”是公司使命,为响应我国制定的钾肥供应“三分之一国产、三分之一进口、三分之一境外生产基地”发展战略,亚钾国际经过近十年深耕,旗下中农国际钾盐开发有限公司取得老挝甘蒙省35平方公里的钾盐采矿权。
一、主营业务
2022 年 6 月 22 日,证监会无条件通过上市公司重组收购新疆江之源等七方持有农钾资源 56%股权,取得了对 179.8 平方公里彭下-农波钾盐矿开采权,折纯氯化钾资源量 6.77 亿吨。此次收购完成后,公司成为亚洲拥有最大钾盐资源量企业,整个矿区折纯氯化钾资源量 8.29 亿吨,为公司钾肥业务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司以“打造亚洲第一钾肥”为战略目标,致力于发展成为世界级钾肥供应商,打造中国在境外的钾肥储备基地。当前,第二个 100 万吨项目、第三个 100 万吨项目建设工作已经启动。
二、业绩情况
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亿元至21亿元,比上年同期重组后
三、投资要点
1、资源优势
公司拥有老挝甘蒙省他曲县东泰35平方公里以及彭下-农波179.8平方公里的两个优质钾盐矿开采权,合计钾盐矿石总储量约 49.37 亿吨、折纯氯化钾资源储量约 8.29 亿吨,是亚洲拥有最大钾盐资源量企业,约占亚洲总储量的三分之一。矿区矿层分布连续、范围广,产状相对平缓、厚实,矿床埋藏较浅,使得矿石的易采性良好,适合机械化、规模化开采。
2、产品及成本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