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瑞特装公告,受下游市场需求大幅萎缩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经营遇到了较大困难,现阶段所处外部环境和市场格局都与激励计划制定时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司决定终止实施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对于剩余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全部作废。
深华新(000010)公布关于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继续停牌的公告。
而今年以来,随着LED业务低迷,澳洋顺昌的盈利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爱仕达(002403)公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
截至2022年12月7日收盘,富瑞特装(300228)报收于5.92元,上涨0.68%,换手率1.9%,成交量10.31万手,成交额6124.02万元。12月7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444.33万元,占总成交额7.26%,游资资金净流入342.98万元,占总成交额5.6%,散户资金净流入101.35万元,占总成交额1.66%。
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富瑞特装(300228)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相对健康,须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1.5星,好价格指标1星,综合指标1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市场表现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佳隆股份(002495)全资子公司完成工商登记注册。
富瑞特装官网
此事直到2020年孙小波东窗事发,才被公之于众。
经营业绩持续恶化,澳洋顺昌(002245.SZ)遭控股股东大手笔卖股套现。
继今年2月份向二股东关联方绿伟有限公司转让10%股份后,澳洋顺昌控股股东澳洋集团此次拟向自然人吴建勇转让4906.56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两次股份转让完成后,澳洋集团将累计套现6.64亿元,同时持股比例下降至17.34%。而公司二股东昌正有限公司与绿伟有限公司同受CHEN KAI控制,二者持股比例上升至17.15%,与澳洋集团的持股比例十分相近。
而另一方面,自去年以来,受芯片价格持续下滑影响,澳洋健康主营的LED业务不达预期,拖累公司业绩下降。今年上半年,澳洋健康实现营业收入16.23亿元,同比减少18.13%;净利润2530.41万元,同比减少84.56%;扣非后净利润由上年同期的1.46亿元转为亏损796.88万元,同比减少105.47%。
其中,公司子公司淮安光电实现营业收入3.93亿元,同比下降37.96%;税后净利润为亏损6601.27万元。贡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82.03万元。
9月16日晚间,澳洋顺昌披露股东权益变动。公司控股股东澳洋集团拟将其所持有的公司4906.56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协议转让给吴建勇。
本次股份转让前,澳洋集团持有公司股份2.1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34%。本次股份转让后,澳洋集团持有公司股份1.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34%。吴建勇持有公司股份4906.5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为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
本次交易中,标的股份转让价格为4.475元/股,相较于澳洋顺昌9月16日收盘价3.92元/股溢价14%,转让价款合计为2.196亿元。
这已经是澳洋集团年内第二次转让上市公司股份。
今年2月1日,澳洋集团与绿伟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澳洋集团将其所持有的公司 9865.6万股人民币普通无限售流通股(占协议签署时公司总股本的10%;因公司于2019年3月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股份,总股本由9.87亿股变为9.81亿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0.05%)以 4.5元/股的价格转让给绿伟有限公司。
本次权益变动前,澳洋集团持有上市公司股份3.1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2.22%。本次权益变动后,加上回购致使总股本变动影响,澳洋集团持有公司股份2.1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34%,仍为公司控股股东。
而吕伟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9865.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05%,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但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绿伟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CHEN KAI 还通过昌正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6966.9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1%。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昌正有限公司为澳洋顺昌第二大股东。
两次股份转让完成后,澳洋集团合计获得转让价款约6.64亿元。同时,澳洋集团持股比例也由年初未回购前的32.22%下降至目前的17.34%。而CHEN KAI通过昌正有限公司和绿伟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7.15%,与澳洋集团的持股比例相近。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澳洋集团对所持上市公司部分已质押股份解除质押。截至9月10日,澳洋集团已质押所持公司股份8000万股,占其本次转让前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36.5%,占公司总股本的8.15%。
此外,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昌正有限公司也已质押所持公司股份1700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4.4%。
公开资料显示,自2008年上市以来,澳洋顺昌主要从事的金属材料的物流供应链服务。2011年开始,公司逐步进入半导体行业的LED外延片及芯片制造领域。2016年4月公司收购江苏绿纬锂能有限公司47.06%的股权,进入锂电池行业,自此公司形成了金属物流、LED及锂电池三大业务的总体业务格局。
但近年来,澳洋顺昌业绩表现并不稳定。2016年至2018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89亿元、36.39亿元、42.97亿元,同比增长19.77%、82.93%、18.06%;净利润分别为2.06亿元、3.54亿元、2.26亿元,同比增长-14.83%、72.36%、-36.35%。
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淮安光电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28.29%;税后净利润1.25亿万元,同比下降39.52%。贡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24.37万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约为39.56%。
此外,2018年度,公司锂电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9亿元,实现净利润1.5亿元,贡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73.44万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约为31.36%。
今年上半年,澳洋顺昌实现营业收入16.23亿元,同比减少18.13%;净利润2530.41万元,同比减少84.56%;扣非后净利润由上年同期的1.46亿元转为亏损796.88万元,同比减少105.47%。
其中,澳洋顺昌LED业务发生亏损。报告期内,淮安光电实现营业收入3.93亿元,同比下降37.96%;税后净利润为亏损6601.27万元。贡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82.03万元。
与此同时,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13.21%;实现净利润7906.11万元,同比增长约26.36%,贡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07.17万元,已成为公司最大的净利润来源。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金属物流配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62亿元,同比减少18.72%,实现毛利约1.22亿元,盈利能力基本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