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说农
当年为了推广缓释肥,专家学者开会就讲控缓释肥料,其实这两个概念差距还是很大的。到目前能做到智能控释,能做到根据植物吸收规律释放的肥料少之又少。
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土壤特定的微生物、植物根系分泌物、菌根和超富集植物等降解、吸收、转化或固定土壤的污染物,一般可分为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有时也包括动物修复技术。
另外,土壤障碍改良的评价比较笼统,大多以作物长势、产品对比等评价;而土壤污染修复效果的评价,将引进科学的布点采样、严格的实验室检测等,利用客观真实的数据进行评价。
EDTA、NTA、DTPA 等均为重金属有效的人工螯合剂,由于人工螯合剂在自然环境中很难取得,都需要人为进行化学合成,因此这种螯合剂的生产成本很高,而且人工螯合剂结构相对复杂,生物降解性很差,而且作为淋洗剂应用到污染土壤淋洗技术中,会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比人工合成螯合剂更好的淋洗剂的选择就是来自自然,柠檬酸、草酸等都是天然存在的有机酸,这些有机酸酸都具有很好的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而且这些有机酸在自然界很常见,生产成本很低,且不会对土壤环境中的生物造成危害,生物降解性好,对环境也不会造成污染。
1. 固化/稳定化技术。顾名思义,所谓固化/稳定化技术即是通过向土壤中投加某种固化剂/稳定剂,使含重金属土壤粘结成块或形成低毒物质的目的,如水泥,石灰,多硫化钙等,达到降低土壤重金属毒性的目的。
2. 土壤蒸汽提取技术
3. 热处理技术
4. 植物修复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是考虑到土壤成分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能够与土壤溶液中的酸根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而形成无毒害的沉淀物,从而通过对金属污染的土壤实施灌溉,而确保土壤中的沉淀物质得到溶解。
冰冻法主要是借助特殊的冷冻剂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冷冻封锁。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土壤中的汞等重金属有效的扩散。但实际上,这种物理修复技术对污染程度的降低非常小,且可行性不强。
那么不难理解,农民想增收,不再只是种上庄稼施下肥除草打药就可以的。改善土壤环境变得尤为重要。土壤调理,顾名思义就是对土壤进行改良的意思,主要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微生物的手段对土壤进行改良。而就目前来看土壤调理的办法,主要是采用土壤调理剂进行。突然觉得有点像喝剂中药慢慢调理的意思。
常文越等通过Cr(Ⅵ)污染土壤中筛选出土著微生物对Cr(Ⅵ)污染土壤的还原试验中发现,经处理的土壤中的活性最强的那部分铬的含量不断降低,生物毒性也降低。另外利用微生物在有机物料中的生化作用也可以用来治理铬污染土壤。
对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实施,更要注重去修复的综合效果。在污染土壤的修复中要对粮食种植安全进行有效的保障。同时,能够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对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将土壤的修复与农田的增效进行结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土地能够增效。通过对修复过程的开展,可以适当的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综合发展。让土地修复进行技术市场和政府群众的多方结合,以政府的统筹管理来确保农民进行土壤修复的具体实施。同时通过技术引导和市场规范,使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能够得到顺利的开展,为社会环境塑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该方法的缺点在于对土壤的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只能在pH值低的土壤环境中进行,整个工艺过程需采用添加一些化学药来降低土壤的pH值,而且土壤都存在一定的缓冲性,不同土壤的缓冲容量也有很大的差别,当需要治理的受铬污染的土壤的自身缓冲性极强,也就是说这种土壤的缓冲容量很高时,就可能存在处理过程无法达到预期的土壤酸性环境,使得该项技术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这种技术耗时长,可能耗时几天到几年。
关键词:土壤污染;修复;重金属;农药
生物修复铬污染土壤技术可以在原位进行修复,也可以进行异位修复,可根据铬污染土壤周边情况选择。但生物修复技术的修复周期较长,而且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受外界因素影响,该技术在大规模应用中很难控制修复效果。
土壤修复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土壤修复不是一朝一夕,需要全社会、多部门、各农户上下联动、共同协作。我相信只要我们能重视起来、行动起来,土壤理化性状就一定会有所改善。
此法不适用于渗透性较高、传导性较差的砂性土壤,所以此方法的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局限。虽然铬污染土壤可以用电动修复和回取,但是需要深入研究铬和土壤胶体之间在物化作用。此法的适用性较差,使用时要综合考虑土壤的污染情况及其基本的理化性质。
此外,土壤中微生物,例如抗生性微生物,它们能够分泌抗生素,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这样就可以防治和减少土壤中土传微生物对作物的危害,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常见的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化学技术;②工程技术;③矿物技术;④生物方法。下文主要对当下我国较为常见和效果明显的修复技术进行细致化研究和分析。
研究表明,2mol/L的HCl对化工厂重金属污染土壤中Cr的淋洗去除效率可以达到80.75%;EDTA为0.05mol/L、pH值为7、液土比为10:1、淋洗时间为18h的条件下能Cr的去除率为6.29%;柠檬酸的浓度为0.05mol/L条件下,对砂土、壤土、粘土三种土壤的萃取效果都很好。
张学红发现某电镀厂旁的池塘下游周围生长的李氏禾,淤泥平均含铬114.3 mg·kg-1,最高可达186.2mg·kg-1,水含铬最高可达6.70mg·kg-1。在这个环境下生长的李氏禾,以干重计算,叶片中平均含铬1786.9mg·kg-1,根茎也检测出很高含量的铬;蒲公英的根部对铬的积累最多,可高达3227.0mg·kg-1。李氏禾和蒲公英对铬积累作用非常明显。
陈志明等对某电镀厂土壤重金属铬污染状况和植物吸收与富集重金属铬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中发现小蓬草表现出较高的铬富集能力,根部铬富集系数达到0.5848~0.8315,地上部铬富集系数为0.2604~0.4514;蟋蟀草和地黄对重金属铬有较强的从根部向地上部迁移的能力,地上部铬迁移系数分别达到1.6185~2.7120和1.3556~1.89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生态修复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这种技术操作的前提就是需要把土清挖出原来的位置,在其他的工作区域进行混药固化,固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固化均匀程度和固化效果仍然不清晰,还需要后续的跟踪,且该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拖拉机耕作土壤
异位堆肥修复技术概念示意图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某种手段将污染因子铬直接从土壤环境中去除掉。依据这两个修复方法,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应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