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姚坤森)福建自贸区平潭片区自设立以来,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在培育新兴产业上有哪些突破?在近日“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福建自贸区云座谈会上,平潭综合实验区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自贸与深改办副主任林力表示,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平潭片区坚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弊端,注重探索政府管理与社会化治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现代化治理新模式。
建立最扁平的行政管理体制。瞄准体制机制存在的最大“桎梏”,启动了新一轮更深层次、更具创新的党政机构大部制改革。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开放,剑指“自由港”
漳州发展涨停收盘,收盘价3.85元。该股于10点16分涨停,未打开涨停,截止收盘封单资金为2903.25万元,占其流通市值0.76%。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5月1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994.32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3502.9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809.05万元。
该股为福建自贸/海西概念,旧改,自贸区概念热股,当日福建自贸/海西概念概念上涨2.04%,旧改概念上涨1.42%,自贸区概念上涨0.73%。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积极打造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面积最大、成林最快、生态效果最好的示范区,累计植树造林近17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9%提升到38.71%,是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幅最大的区域,平潭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7年全省设区市首位,获评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县、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城市。实施生态惠民工程,深入推进蓝色海湾、小流域综合整治及全岛水系建设,逐步消除劣Ⅴ类水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连续五年100%达标。
日前,记者来到华冈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看到了一张含有外商投资企业备案证明的营业执照。
像陈孟邦这样选择落户平潭的台胞已经越来越多。当前,台湾创业园已有447家企业入驻,台资企业约占50%,项目涵盖生物科技、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以及创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众多领域。
记者在台胞台企服务中心看到,一整排服务窗口按照功能区域划分,大厅内还专门设立了台胞自助终端服务区,台胞在这里可实现医保查询、打印、出入境自动签注等实时操作。同时,设置了服务驿站洽谈室、法律维权服务室、会议室、证照采集室、代办室等功能区。
该股为新零售,福建自贸/海西概念,阿里巴巴概念股概念热股,当日新零售概念上涨0.8%,福建自贸/海西概念概念上涨0.57%。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林力介绍,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平潭片区以产业培育为抓手,坚持制度创新与功能培育相结合,激发市场活力,催生一批新业态新模式。
“下一步平潭将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实验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赖军说
“2016年公司营业额1000万元,2017年营业额成长为2000万元。”日前,在平潭台湾创业园,台商陈孟邦告诉记者。他是宗仁科技(平潭)有限公司的总经理,2016年,综合评估了台湾、深圳、福州等地后,他选择落地平潭,享受到人才补助、融资配套、资金扶持等政策。
两岸融合深入推进,深度交流、倾情相融
华映科技涨停收盘,收盘价2.2元。该股于9点58分涨停,未打开涨停,截止收盘封单资金为4373.73万元,占其流通市值0.72%。
2月10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5800.86万元,占总成交额37.05%,游资资金净流出2812.25万元,占总成交额17.96%,散户资金净流出2988.61万元,占总成交额19.09%。
该股为福建自贸/海西概念,自贸区,债转股 · AMC概念热股,当日福建自贸/海西概念概念上涨1.05%,自贸区概念上涨0.55%,债转股 · AMC概念上涨0.22%。
平潭建设两岸共同家园,先后开通“海峡号”“丽娜轮”“台北快轮”“鲁丰”等直航班轮,在大陆率先实现与台湾北、中、南部主要港口客货运直航全覆盖,现有运营货轮16艘,对台航线每周最高可达13航次。在岚台胞数从不到20人增加至3100余人,注册台企数有1000多家,投资总额近500亿美元;打造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台湾农渔产品交易市场、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等平台,台湾农渔产品进口、台湾面板进口和跨境电商对台出口分别占大陆总额50%、20%、50%以上,成为两岸贸易主通道之一。率先建立对台职业资格、企业资质、商品检验直接采信全覆盖体系,筹建全省首个台胞职业资格考证认证一体化服务中心,累计发放采信证书750多本。
“作为对台、对外窗口,平潭在两岸经济、文化、社会融合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先行一步落实‘两个同等待遇’,凸显了平潭在两岸交流合作和对外开放中的应有作用。”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平潭已在金融、增值电信、医疗、旅游、人力资源、演出经纪机构、电子商务等50多个领域率先对台开放。
中国日报福州6月28日电 今日上午,福建省委宣传部举行“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场。中共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赖军通报了平潭十年来的发展情况。
先行先试、锐意进取,累计推出18批221项改革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02项、居福建自贸区三个片区第二位,13项成果被国务院复制推广,全国首创企业认定“免申即享”模式,“两岸征信互通、优化信贷服务”等4项改革成果入选全国最佳案例。实施大部门制、“区县合一”“片区与乡镇合一”,将122个事业单位整合为15个,178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面“进窗口”,实行“一窗通办、全岛联办、全程网办”,95%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投资项目实施“自报自批”模式,上榜“2021中国未来投资热点百佳县市”。
这三年,平潭还在中国自贸区建设中留下历史烙印。其中,投资体制改革“四个一”入选全国自贸区八大最佳实践案例,“关检一站式查验平台+关检互认”被商务部评为四个“最佳实践案例”之一。
43平方公里的自贸片区怎么做?
几个月前,1.8万多吨的“台北快轮”成功首航,从平潭到台北单程只有5.5个小时,这是继“平潭-香港”航线后开辟的新的物流通道,也是“海峡号”“丽娜轮”的有效补充,增强了平潭的海陆双向辐射力。
平潭这片“试验田”还有一个任务,即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先行先试、示范引领的作用。据了解,目前平潭共有61项创新举措被列入福建自贸试验区前五批110项复制推广的创新成果中,“市场主体名称登记便利化”还入选了第三批全国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
仅去年,台湾创业园引进台企26家;澳前台湾小镇签约落户28个,进口台湾商品7.17亿元;北港引进台湾青年30人,台湾创业团队4个,民宿开发11栋。
去年9月,平潭举办中国-岛屿国家海洋部长圆桌会议,向世界发布《平潭宣言》并签约6个国际产业合作项目,总投资11.85亿美元。
据统计,自贸片区挂牌以来平潭累计新增外资企业578家,注册资本385.1亿元,合同外资357.29亿元。其中,台资企业522家,注册资本297.1亿元,合同外资271.07亿元,占外资企业比重90.3%。
该股为福建自贸/海西概念,快递物流,新零售概念热股。
建立最便捷的公共服务机制。将婚姻登记、医保社保、不动产、公积金等178项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全方位“化学融合”,实现“一窗通办、全岛联办、全程网办”。群众平均等候时间由42分钟缩至16分钟,92%的公共服务事项办结时长缩短至30分钟内。推行“全岛办、网上办、云上办”,实现80%高频事项不见面办理。
改革还释放了市场积极性,产业发展也进入了成长期,平潭的投资业态不断拓展,跨境电商、文创、物流、旅游、类金融等产业呈现活力,成为推动平潭经济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