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一个财富的神话,如今却负债百亿。这意味着华西的没落,还是时代的使然呢?
负债超百亿
村民每家资产过千万,每户都有400-600平方米的别墅,家家有100万-500万的存款及1-3辆小汽车,2017年人均年收入高达9万元(同期上海的人均年收入是6万元)
这种财富分配方式其实就形成了一个闭环
此外,他还带领村民改善当地的发展条件,新建各种基础设施,在他的指导下,村民们开始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
如果你觉得文章很棒,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小白读财经(ID:xiaobaiducaijing),订阅更多的优质原创推文!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才改变了这种局面,这个人就是吴仁宝。
随着成都、重庆、长沙等新一线旅游城市、借助互联网平台不断吸引一波又一波游客,华西村却停滞不前,甚至即将面临淘汰。
早在华西村改组为华西大队之前,心系群众的吴仁宝就对当地的农业、水利、环境、交通等多个要素进行了考察,他一直思索着如何才能让群众的劳动发挥最大的优势、取得最大的回报。
在发展了一段时间的农业后,村民也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吴仁宝开始带领村民由农业发展向工业发展道路上转变。
在华西村的“天堂”,也就是老华西的所在地,本地村民住在西式独栋的别墅里,目前市场售价在300-500万之间,规划整齐,家家户户庭院错落,鸟语花香
但任何生意都是有一定风险和隐患的
1961年,华西村改组为华西大队,吴仁宝任书记,在华西村中青年干部和群众口中,吴仁宝被亲切地称为“仁宝大大”。
结合当下共同富裕的理念,华西村整合了经济发展的优点和痛点,在黑龙江、宁夏各建设了一个“华西村”,为中西部20多个省区开展了一百多场培训班,带动外地上十万人脱贫。
在过去的几十年,华西村传奇的创业事迹,一直在全国各地流传,是全国村镇学习的榜样。
金融行业的利润确实超出想象
当然,资产负债率对于不同的行业衡量的尺度是不同的
随着全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镇,越来越多的村都变得更加富有,华西村的一骑红尘所带来的吸睛效应也越来越减弱
2017年,华西村年总收入高达524亿元(如果可以参与百强县的评比,直接进入TOP15),同时,华西村村民也确实上演着农民致富的神话
成绩令人羡慕,但吴仁宝没有骄傲自满,他继续带领村民向更高的目标,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如今迈入新时代门槛,华西村也办起了旅游业,每年华西村都接待五湖四海游客几十万人次,为村里经济更增添了活力,华西村一直是各路游客最向往好奇的一个村子,就想亲眼目睹华西村到底有多富有,走进村里了解华西村的经济发展,集体所有制工作,华西村的建筑,华西帮博物馆等村里著名景点,每一处都让每个游客耳目一新,刷新你三观的认知。
但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富极一时”的华西村,渐渐开始衰败下来。
这一行为让曾经尊重他、敬佩他的村民产生了异议。
九座宝塔,世界公园,“沪宁中康山庄”……这里的旅游景点超过了80多个。
我们父母从60年代集体大时代过渡到改革开放的包产到户,个体经营户,经历啦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变化,在改革开放以前,父母那辈人都一起干活一起平均分配财富、粮食,然而那个集体大时代的机会一去不往返了,每当茶余饭后听到父母讲述那个热火激情时代,我就向往不已那种生活,可惜没有赶上大时代。
后来他走出村子去学习新的知识,接受先进的思想教育,完成艰辛的求学生涯后,他又回到了华西村,立志要造福本村,造福当地的父老乡亲,改善村民的艰苦生活,带领村民走向发家致富之路。
尾声
华西村的腾飞
1968年起,《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要媒体的记者纷纷走进华西,对吴仁宝带领华西人民学经验、搞改革的“典型”之路,进行全面的报道和表彰,为其他地区农业改造树立了榜样。
过去,这里的标志性的建筑是98米高的华西金塔,塔尖是重达38千克的纯金打造的,塔上高挂“中国华西”的金字匾额,省略了省,也省略了市,“中国”之后紧跟“华西”,足可见华西村的骄傲与自豪。
村民每家资产过千万,每户都有400-600平方米的别墅,家家有100万-500万的存款及1-3辆小汽车,2017年人均年收入高达9万元(同期上海的人均年收入是6万元)
村民的温饱有了着落,吴仁宝并不满足于此,下一步就开始带着大家搞起了工业。
中心村、周边村和外来工,构成了华西村的三重世界。
华西村里有个和北京国贸大酒店一样高的酒店,是在原来新农村活动中心的基础上改造的,有个霸气的名字叫龙希国际大酒店,这是华西村村民集资修建的“黄金酒店”,每户出资1000万总共筹集了30亿元资金,酒店共有328米高,总高74层,酒店里还有一个价值一亿元的金牛,来这里的人都会惊讶于华西村的奢华,吴仁宝对这个酒店寄予了厚望,他说要让城里人都到村里来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