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潮水,那就是“一线潮”,当潮头的高度较大、推进速度很快时,就会在水面上形成一条极速推进的“白线”,因此而得名。钱塘江的很多潮水种类,都是在涌潮的基础上,通过“一线潮”的叠加而形成的,比如十字交叉潮、对撞潮等,当然也包括鱼鳞潮。
涨潮持续的时间很长,通常都在6小时以上,在这期间,很多海洋生物来到平日里的沙滩上,觅食、求偶、交配、产卵,许多海洋生物就是依靠潮汐为生。
杭州湾地理
各自杀手锏:恒河的西南季风,钱塘江的拦门沙,亚马逊河的流量
当然,钱塘潮的规模关乎未来运势这一点,古人比我们还会玩。
从平面上看,钱塘塘江入海口呈现漏斗状,即喇叭口,但在水面以下,还有一道被称为“拦门沙”的沙坎——在乍浦、闻家堰之间,跟周边相比,这道隆起仿佛一道沙坝。喇叭口的形状影响下,潮水被排挤得,已经是越来越强烈。到了这道沙坝的时候,潮头又一次受到压迫,潮头只能顺势上涨,而前浪刚刚被抬升,后浪又一波接一波接踵而至,于是后浪推前浪,潮头打潮头,涌潮激烈程度,瞬间剧增。
月球和太阳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星体,对地球上的海水都有较强的引力。虽然月球、太阳和地球的位置在时刻变化着,但是相互之间的引力始终都在,由于这股的引力的作用,也就促成了潮汐的诞生。
此外,亚马逊河下游河道中还分布着极多的沙岛,它们就像钱塘江的拦门沙一样,形成极大阻力,形成的涌潮,被巴西人用象声的方式称为“Pororoco”,离岸1到2公里处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在大气层的保护下地球免受了大量的辐射和外太空物质的撞击,氧气也随之形成。氢和氧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反应最终形成生命之源——水分子。随着水的逐步积累,海洋、山川河流也随之诞生。中国的黄河就是炎黄子孙的生命摇篮,它养育了周边无数的动物、植物,带来了五千多年的辉煌文明。
60年代开始围海造田,工业填海和围海造田是造成岸线向海迁移的主要原因。
它的流域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水流经过植被丰盛、物种繁多的大森林,滋养了超过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孕育了数百万种动物和植物。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是亚马逊河热带地区的淡水观赏鱼,每年都吸引了无数的游客钦慕而往。
因为电商完全依赖物流,一旦物流系统崩溃就是供应链断裂,这将直接导致过度依赖电商城市的物资供应体系崩溃。即便电商能够维持运行,消费者可能也要付出高价购买、低效配送的沉重代价。而这个问题对传统商业而言,后果要轻得多,最多是对城市供货产生一定影响,
这也是个有争议的地理话题。一般的数据显示,非洲中部的刚果河年均径流量仅次于亚马逊河,其平均径流最深处达230米左右,这可能是已知的大河河道最深数据。还由于该河水流量大流速快故其成为水能蕴藏量最大的大河。但由于有些大河的入海口附近水面究竟算河道还是海湾存有争议,还有河道径流的季节性变化等因素,在河流最深特别是径流截面最大的数据上没有确切说法。
而地球上唯一可与钱江潮媲美的亚马孙河大潮,却处在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之中。
在延续几千年的钱塘江观潮历史上,鱼鳞潮是一种新型的潮景,在2021年钱塘江涌潮考察时,科考队员首次发现鱼鳞潮这种潮景,正式把它加入到钱塘江涌潮的潮景形态里。
潮汐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在古时候称白天的潮汐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它的发生和太阳,月球都有关系。
亚马逊森林也就是亚马逊热带雨林,只是名字不一样,一个是根据当地的植被命名,一个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命名,它受亚马逊河流的孕育才产生的,利用亚马逊丰富的水源再加上亚马逊本来就是一个岛,周围没有什么污染,久而久之的就有非常多的植被生长,慢慢的形成了今天最大的亚马逊森林。
潮汐不仅仅是海水的运动,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层都受到太阳和月球引潮力的作用,都会产生规律性的运动,因此分为固体潮汐、海洋潮汐和大气潮汐。完整的潮汐科学,应将地潮、海潮、气潮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研究,但由于海潮汐现象尤为突出和明显而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交通运输等的关系密切,因而人们习惯将潮汐理解为海洋潮汐。
比如钱塘的鱼鳞潮,在恒河、亚马孙河河口都没有这种浪潮的出现,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巧合引发的奇观,能亲眼一见,对于很多人来说真的就是幸运值Max。
亚马逊河水流量高达每秒22万立方米,流域面积总和相当于一整个澳大利亚。河流分支超过一万条,含水量是中国长江的七倍以上。这样大范围分布的河流自然为沿途的生命诞生做出了很多贡献。
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
地球引力受太阳、月亮的影响。潮汐,主要受月球引力影响,而月球远远小于地球,其只相当地球引力中的一个点,对地球的影响有限,主要作用于距离赤道最近的区域——就周期来说,南北纬30度,可以有月球引力和太阳引力两次潮汐,高于南北纬30度的区域。只有太阳引力一次潮汐。
据财报,亚马逊21Q4营收1374亿美元,同比增9.5%,比预期1377亿小miss;经营利润(Operating Income)35亿美元vs预期24亿美元,经营利润率2.5% vs 预期1.8%。
总体算下来Prime价值/价格≈8.5x,这也就意味着有非常强的提价期权——提价了也不用担心消费者不买账,因为享受的服务确实性价比太高了,并且还在不断提升——亚马逊每年大量投入仓储物流等基建,并通过收购(如美高梅)等方式扩充其他娱乐增值服务,也就意味着Prime的价值也是在不断提升的,商业模式形成正向循环。
从结构上来看,目前订阅会员数约2.4亿,其中美国9200万——增量主要来源于海外市场,在现有的海外20个市场中Prime渗透率大约16%-28%(海外TAM约7.23亿),美国本土约75%,海外会员渗透率仍有较大空间。
数据可见Prime海外保持高增速,18年超过本土。相比于其他订阅服务,亚马逊的增长后劲更强——高规模高增长,如下图:对比20年奈飞2.08亿订阅用户,14%的增速,Prime 2亿订阅却有高达34%的增速(有疫情助推一大波的因素,剔除掉这个因素增速也不俗,摩根预计后续增速接近20%)。
1. 提供价值远超价格,市场也认这个,那么就一直有提价的期权(从过去看是4年一次);
2. 消费者也认这个,目前2.4亿左右会员,还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
3. 经营永续性、确定性强,可以给较高估值溢价;
4. 结合上述逻辑:提价20美元,每年收入增约50亿美元,给PS 20x不过分,这块也就是1000亿美元市值增量。
亚马逊指引22Q1营收1120-1170亿,同比3%-8%,vs市场预期1200亿;经营利润30-60亿,vs 市场预期63.5亿。按营收指引中值1145亿计算,与预期差5%左右,这也是股价冲高回落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