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公众号越声投研(yslcwh)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喜欢本文章请多多转发
一般说来,预测市盈率是历史市盈率的一个折扣,比如说NASDAQ某个行业的平均历史市盈率是40,那预测市盈率大概是30左右,对于同行业、同等规模的非上市公司,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再打个折扣,15-20左右,对于同行业且规模较小的初创企业,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在再打个折扣,就成了7-10了。
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
比如说你公司未来3-5年就是要速速占有市场,所以说如果我们选营增和利增,这是大部分公司都可以看得到的对吧,我就选了这两项来做我的股价,那营增更重要还是利增更重要,是不是也看你的战略了,如果我要倍数成长,那就是营增重要。
市值增加,则赚钱,市值减少,就亏钱。
市净率=股价÷最近一期的每股净资产;
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较为成熟、偏后期的私有公司或上市公司,比如凯雷收购徐工集团就是采用这种估值方法。
而市盈率可以无限的涨下去吗?按照创业板为例,2012年的极限低值是在28倍,极限最高值是在2015年的杠杆牛市中,超过140倍,140倍,也就是泡沫的极限了。因此,再怎么折腾,也就是在这个区间内进行折腾了。大蓝筹的折腾区间更小,除了2007年的癫狂期到了匪夷所思阶段外,其他时候都不温不火,这次上证50牛市,也就是从几倍干到了20来倍就崩了。
尤其对一些盈利增长速度较快的公司来说,只用市盈率进行估值是十分不公平的,因为他们的高估值很快就会被利润的高增长给消化掉。
一、市盈率估值法
二、PEG估值法
一般来讲,选择股票时PEG越小越好,越安全。但PEG>1不代表股票一定被高估了,如果某公司股票的PEG为12,但同行业公司股票的PEG都在15以上,则该公司的PEG虽然已经高于1,但价值仍可能被低估。
三、市净率估值法
四、市现率
五、DCF估值法
根据现值计算公式,我们已知得是t=3,CFt=100,假定折现率为10%。套入公式中,结果如下:
第一年的100元折现后=100/(1+10%);①
第二年的100元折现后=100/(1+10%)2,②
第三年的100元折现后=100/(1+10%)3,③
其中,B的数值一般采用最近一个财报的每股净资产数据,也即当前最新公开披露的每股净资产;而P的数值则是目前时点目标个股的最新股价。
1)固定股利增长率模型
然后将若干天进行累加,至少换手达到100%以上才可以。所取时间一般以60——120个交易日为宜,因为一个波段主力的建仓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该公式需要投资者每日对目标个股不厌其烦地作出统计分析,经过长时间实证统计,准确率极高,误差率通常小于10% 。
股票估值方法我梳理了5种,其中市现率是最可靠的那个;很多人都在用DCF折现法,我没用过,这样的指标适合考试用却不实用。另外,牛市用市盈率、熊市用市净率等说法也有合理性。
企业盈利亏损,如果企业经营的主营业务亏损,这类企业你可以不用考虑介入。因为你不是风险投资,你进场是来盈利的,盈利最先考虑风险,在风险低的情况下去盈利。高风险的交易没任何意义。所以主营业务亏损,没有发现明确方向或重组利好时,不考虑介入。所以就不给予其估值了。
假设经过几年的运作,你的餐馆变成了连锁品牌,你开始融资到处开分店,最后终于上市了,那些来买你股票的人应该怎么给你的股票估算一个合理的价格呢?
我们依然来聊估值
因此,现在我们所说的广泛意义上的价值投资,是在估值合理的情况下,追求未来成长的确定性,获取前面我所说的第二部分的价值,而不是一味的去投资低估值的现在价值。
我们从周KD指标低位金叉以及周成交量在低位温和放大之时开始计算,至你所计算的那一周为止,把各周成交量加起来为周成交量总量,然后再除以流通盘再乘以100%,即为换手总率。若换手总率为100%时,主力的持仓量为20%,若换手总率为200%时,庄家的持仓量为40%,若换手总率为300%时,庄家的持仓量为60%,若换手总率为400%时,庄家的持仓量为80%。这是依据每换手100%,庄家可吸筹20%的结果推算的,依此类推。
调整股本数=该股的A股总股本数×加权比例。加权比例是按照自由流通比例的分级靠档方法获得的。例如若该股的自由流通比例小于等于15%时,则加权比例为上调至最接近的整数值;若自由流通比例大于15%但小于等于20%时,加权比例取20%;若自由流通比例大于20%但小于等于30%时,加权比例取30%;以次类推;若自由流通比例大于80%时,加权比例取100%。其中,自由流通比例=自由流通量/A股总股本,自由流通量是剔除了上市公司股本中的不流通股份,以及由于战略持股性质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基本不流通的股份,剩下的股本部分,也称为自由流通股本,反映了市场中实际可交易股份的股价变动情况。分级靠档技术的采用确保了样本公司的股本发生微小变动时用于指数计算的股本数相对稳定,以有效降低股本频繁变动带来的跟踪成本。
其中,E的数值一般采用最近四个季度的每股盈利数据,而P的数值则是目前时点公司的最新股价。由此可知,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市盈率是个动态的数据。
如果买的股票市盈率过高会怎样?这就涉及到驱动上市公司股价上涨的两大因素:盈利驱动和估值驱动。
该怎么给上市公司估值呢?方法有很多,像现金流量折现、市盈率、市净率、PEG等,其中最简单的就是市盈率。
所以,市盈率的对比,要多和自己比(趋势对比),多跟同行企业比(横向对比)。
我们知道5000点个股估值全部拉升,属于泡沫期,从这么多年的交易来看,个股有一个估值的相对水平。这个水平也能衡量整体市场的估值水平。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要想判断一家上市公司的价值,最重要的就是判断未来几年的盈利增速。要想准确预判公司未来的利润增速,就必须对行业前景、商业逻辑、公司管理层等因素有细致深入的研究。在这方面,恰恰是专业机构相对于个人投资者最大优势所在。
这就需要技巧和方法
(2)对底部周期明显的个股,是将底部周期内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运行时间,即可大致估算出主力的持仓量,主力持仓量=底部周期×主动性买入量(忽略散户的买入量)底部周期越长,主力持仓量越大;上动性买人量越大,主力吸货越多。因此,若投资者观察到底部长期横盘整理的个股,通常为资金默默吸纳,主力为了降低进货成本所以高抛低吸并且不断清洗短线客,但仍有一小部分长线资金介入。因此,这段时期主力吸到的货,
(3)在低位出现成交活跃、换手率较高,而股价涨幅不大(设定标准为阶段涨幅小于50%,最好为小于30%)的个股,通常为主力吸货。此间换手率越大,主力吸筹越充分,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价”暂时落后于“量”的个股。是换手率以50%为基数,每经过倍数阶段如2, 3, 4等,股价走势就进人新的阶段,也预示着主力持仓发生变化,利用换手率计算主力持仓的公式三:
计算结果除以3,此公式的实战意义是主力资金以超越大盘换手率的买人量(即平均买入量)的数额通常为先知先觉资金的介入,一般适用于长期下跌的冷门股。因此,主力一旦对冷门股持续吸纳,我们就能相对容易地测算出主力手中的持仓量。
最后,为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将以上下三个公式的结果进行求和平均,最后得出的就是主力的持仓数量。
一般而言,股价在上升时庄家占的成交量为30%左右,而在下跌时为20%,而上涨时放量,下跌时缩量,我们可初步假设放量:缩量=2:1,则在一段时间内,在上升时换手率为100%,以及下跌时换手率亦为100%时,庄家的控筹程度初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