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和博弈(zero-sum game),又称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很多人认为股市里你赚我必赔,从而把股市当成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赌场,这是不成熟的市场的特殊现象。
破底量缩,易见底,破底量大,则底部深不可测。
在大跌行情中,出现的一根跳空低开且在收盘后仍留有一个缺口的缩量十字线,这暗示着筑底已经完成,为反弹之征状,后市看涨。
End.
市场不仅如期收出了3连阳,力度更是超过6?此时的阳线力度是本轮下跌以来最强的一次,多方连续3天快速拉升脱离底部区域,表明此处成为一个阶段性底部的概率较大。随后大盘经历短期的调整之后,再次重拾升势,两个月时间反弹幅度达15%,如图19所示。
那么在重复博弈中怎样的策略才是最优。若干睿智而复杂在经过计算机中PK之后,极其原始的“以牙换牙”策略脱颖而出,固然这个策略简单至极,其威力却无穷,以至于人们在短暂的欣喜之后,发现这把太阿指之剑倒持的可怕,一旦重复链条中出现一次(也许不经意的)背叛,那据此原则行事的博弈将永无止境的背叛下去,个人利益极度膨胀的同时,集体利益无限衰微。
如果把冬天和夏天比作行情的下跌和上涨两种状态,那横盘就是春秋两季。下跌途中的横盘可以比作是春天,这个时候虽然温度回升(横盘相对下跌来讲),但还不够暖和;如此,秋天则可被比作上涨途中的横盘,这个时候天气虽然开始变凉(横盘相对上涨来讲),但还不足以用“冷”来形容。然后经过一个季度的积累,温度越来越高,由春天(横盘)过渡到夏天(上涨),让人彻底忘记冬天(下跌)。
其实作为一个小散,主力是不会费心费力去收割我们的,因为我们的资金量不足以成为主力资金的对手,所以,股市中,任何时候,我们跟主力的关系肯定都不是对立的关系。
总体来说,机构比散户强大很多,但机构并不是战胜所有的散户,而是战略上战胜散户,我们力求战术赢得他们胜利的部分果实。
市场观察:
案例2-1上证指数
2013年2月20日,大盘探至2370点后拉起,以小阳线报收,说明前面的支撑是有效的,如图10所示。
市场不配合,并且空方力量也不容小觑,一击不中,那么,赶紧回来,保存实力,等待下次机会。
投资者交易的四个注意事项
2014年11月至12月,南方航空(600029)就形成了高位并排阳线。从图4-4中可以看到,在该形态出现后,南航股价虽然出现了多次回调,但是股价的重心一直在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其整体走势是上涨的。
具体做法就是在先往上买,再向下砸,反复这个过程。庄家卖一份筹码出来,基本上就有2-3份跟风的筹码,然后就在下面接住这些筹码。
对于游戏规则的设计者来说,这个规则的成本相当高(每次提供双份的食物);而且因为竞争不强烈,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的效果并不好。
博弈论是一种思考方法和一种决策依据,是决策的科学,是方法论。因此,博弈论在股市中的应用,重要的是指导我们如何分析股票市场,指导我们在股市投资决策中的“心理运算”。
人都会有喜怒哀乐,人的情绪将会影响状态,也会影响到行为。所以心情不良好时就需要立即自我调节,或者休息停止操作,以免增加操作失误。
博弈论给我们的警告是:在股市里,一定要认清自己,盲目的买卖最终肯定失败。
图2 2014年5月至8月荣华实业K线图
(1)大盘是否会因为一根阴线或阳线发生转势即由多转空或由空转多;(2)趋势形成之后不会马上结束,行情的运行是否符合多空博弈理论。
【单根K线多空力量对比的判断原理】
博弈论的精髓在于博弈中的行为主体应该在考虑其他局中人或参与者反应的前提条件下来选择采取自己最理想的行动方案,博弈者要对自身和对手进行思考,尤其要把对手可能采取的行动预料周全,根据对手的策略来施展自己的对策。在博弈较量过程中,能不能时时处处想着对手,是判断博弈者是否懂得博弈之道的分界线。怎么理解博弈之道呢?笔者想了很久,认为,《三国演义》有很多斗智故事,很有利于我们理解博弈之道,这比专门阅读博弈论著作似乎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博弈之道。笔者以为,书中最精彩的博弈斗智是杨修、曹植与吴质、曹丕这两方的一场较量。第七十二回写道:“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我们知道,无论是老子的思想,还是孙子的思想,其核心都是“示弱”,强调“即使你生长再高大也要以地下为基础”。但是,博弈论的思想里支持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风格切换快把握难度大
因此,认清自己的处境,信息不充分时不得买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比如说,在战争中敌人举兵20万来犯,你估计敌人只有8万兵力,结果,你派15万兵力去抗击,由于信息不充分,你选的最优策略是“以强对弱”的策略,而实际是“以弱对强”,当然,你的决策就注定了是失败的。
图6 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精伦电子示意图
首先,它可以避免所有者和其他相关利益者一方在零和游戏中处于必输的地位。在零和游戏中,管理者一方在信息不对称中处于优势地位,再加上其实际控制着人流、物流、资金流,因而在内部博弈中总是稳操胜券。作为对手的所有者和其他相关利益者一方,要想改变这种被动局面,通过公司治理加以抗衡总是必要的。其次,为反对不正当管理而付出一定成本是合算的。通过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反对不正当管理,难免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它肯定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与在零和游戏中必输的份额相比,与企业资产可能被掏空相比,付出这种成本还是合算的。再次,付出的必要成本使得企业“蛋糕做得更大”更有希望。反对不正当管理至少可以使管理者在内部“零和游戏”中获利的行为得到遏制,通过这种有效的工作使管理者在内部零和游戏中失去优势之后,就有望促使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把“蛋糕做得更大”上,因为那样同样可以使他们个人所得的绝对数额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