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四川便是鱼米之乡,素有“天府之国”美称。但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一直处于较长时间的短缺经济时期,造成四川当时吃鱼很困难,全省每年每人平均只有半斤鱼都不到。
《电鳗快报》文/高伟
虽然广发系基金还没有披露一季报,但在通威股份的一季度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已经再也找不到广发系4只基金的身影了。
此外,通威股份还在公告中提及了产能规划和业务合作情况。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北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通威股份(600438.SH)Q2业绩高增长,预计下半年硅料价格高位震荡。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分别为1.64元、1.84元、1.99元,对应PE分别为26x、24x、22x,维持“买入”评级。
科技创新驱动企业成长
继续扩产加码改良西门子法,稳定行业龙头地位。公司预计投资140亿元左右在乐山投资20万吨高纯度晶硅项目,一期10万吨将于2022年12月底前投产,预计公司多晶硅产能将在2022年达到33万吨。新产能的投放,一方面表明公司对改良西门子法技术路线的信心,另一方面随着新产能的扩张,公司行业领军地位进一步稳固。近期多晶硅市场入场选手增加,市场担心竞争格局恶化。东北证券认为,硅料市场的竞争不在于入场者多少,而在于成本的管控以及下游稳定的客户。长期看,精细化的成本管控仍然是行业竞争制胜的法宝,此外行业将面临全产业链过剩,成本具备竞争力且拥有长期稳定合作的下游客户才是多晶硅企业持续发展并提升份额的保障。
2018年1月,中国光伏协会在年度总结报告中披露,行业太阳能电池加工成本在0.45元/W以上。另据通威股份透露,该公司太阳能电池片电的换效率、良品率、CTM值等质量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而其太阳能电池单多晶非硅成本稳定在0.2元/W~0.3元/W的区间,成本仅为行业水平的50%~60%,并保持持续下降势头。
从通威股份公告的措辞看,公司在最近三日密集地接收到相关问题:“经公司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及投资者来电反映,近日,市场传闻颗粒硅技术较改良西门子法有优势,可能影响公司在高纯晶硅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
多晶硅和电池片龙头
在股价异动公告中,通威股份重点回应了市场传闻的颗粒硅问题。
通威股份跨界整合协同发展,构建完整水产产业链和高效光伏产业链的商业模式,并通过资源创新整合成“渔光一体”模式,融合后能对外输出绿色安全水产品和绿色新能源。这一切,都是植根于为通威愿景而配套服务——为了生活更美好!
三天跌去20%市值的通威股份(600438.SH)在3月5日晚正式发布公告回应了股价波动问题。
3月3日和4日,通威股份连续两天盘中跌停。不同的是,3月3日通威尾盘有大量资金抄底,当日最终收跌7.98%;3月4日通威上午跌停后,仅在上午收盘前有少量资金涌入打开跌停,股价旋即又被摁下,最终以跌停收盘。
3月5日,通威股份开盘一度跌7.97%,随后股价小幅回升,最终收盘跌4%,报37.24元/股。
龙虎榜数据显示,3月3-5日,通威股份遭到机构大举抛售。三天之内,两机构席位累计买入7.43亿元,三机构席位累计卖出23.32亿元,机构净卖出15.89亿元。龙虎榜数据还显示,沪股通在此期间累计买入20.05亿元,累计卖出18.42亿元。
据Wind数据,通威股份本周五个交易日仅有3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当日流入1.8998亿元),其余四日主力资金均净流出,本周主力资金净流出额达16.2836亿元,其中3月3日和4日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出6.0054亿元和8.9332亿元。
在3月3日开启暴跌的前一天晚上,上机数控(603185.SH)宣布和另一硅料巨头保利协鑫能源(3800.HK)达成战略合作,意向进行总投资达180亿元的30万吨颗粒硅生产及下游应用领域的研发项目合作。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高纯晶硅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成果,技术、成本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新产能的平均生产成本3.65万元/吨(公司2020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数据),并可实现N型料的批量供应。”通威股份称。
积极进行水产销售大数据布局,借助已有的“通心粉”平台做好信息及服务工作,将“全渔恵”、“全农惠”、“通威生活”等电商平台与线下水产批发市场的建立充分结合,打造鲜活水产品流通电商体系。严虎指出,发挥“ 通威鱼”品牌优势,着力沿水产品的“养殖-批发-零售-消费端”路径拓展,实现水产品养殖、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覆盖,逐步走向世界级的安全食品。
“1980年前后,中国水产品的总量只有300万吨到400万吨,而如今已达到6000万吨水产品总量。30余年间,我们整个水产行业的规模、产品的产量增加了15倍左右,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全国人民由原来吃鱼吃虾都很难,到现在鱼虾蟹到处都能供应、非常丰盛,我们整个菜篮子量的问题已完全解决。”刘汉元自豪地表示。
资料显示,多晶硅是单质硅的一种形态,具有半导体性质,这是极为重要的优良半导体材料,也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料。从光伏产业的角度来看,太阳电池的支出占到了总成本的50%以上,而目前市场主流的电池制作材料就是多晶硅,因此可以说多晶硅和整个光伏产业是一种休戚相关的关系。
瞄准光伏
同样消失在“前十大”的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灵活配置混合,据其一季报称,“目前组合持仓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电子、机械、电力设备、医药和精细化工等行业。”该基金表示,今后将更加关注有“增量”的方向,一个是技术进步带来需求提升的方向,包括新能源和 5G 应用;另外一个是国产替代、补短板的方向,尤其是以航空发动机、半导体为主的高端制造业。组合配置上仍然以 5G产业链、新能源、高端制造为主。
譬如兴业证券指出,硅料涨价对一体化组件影响较小,组价若提价将有效缓冲硅料涨价影响;而专业化电池和组件企业将受涨价影响较大,主要原因系硅片、电池环节同步涨价。“春节过后,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均有涨价,涨价后硅料、硅片环节毛利率改善,电池、组件环节毛利率略有下降。”兴业证券称。
截至2017年末,永祥股份累计申请专利81项,获得授权的有65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48项。通威股份具备独立自主的冷氢化处理技术,3年间投入5亿元以上研发经费,采用冷氢化技术将四氯化硅转换为三氯氢硅,并实现废物循环综合利用,转化效率高达24%,而业内平均水平为19%。
业务合作方面,通威股份表示,公司已与隆基股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建立制造端股权和供应链的合作,并与多家行业公司签订长期供应链订单。“公司将在光伏业务上继续保持与行业上下游伙伴的紧密合作,坚持专业分工,协同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共同打造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行业发展生态。”通威股份称。
在稳稳掌握市场的同时,刘汉元尤为注重以科研创新推动饲料配方不断优化,随着饵料系数(饵料用量与养殖鱼类增重量的比值)的不断降低,“科力牌”饲料愈发口碑远扬、门庭若市。在通威的成长历程中,“科技创新”这一自带基因,其内涵得到继续拓展延伸。
2015年以来,通威股份已先后收购永祥股份、合肥赛维太阳能(现合肥通威)、通威新能源等重大项目,并建立北京渔光一体等终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