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意义)

2023-07-18 17:32:50
股票学习网 > 股票新手入门 > 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意义)

摘要: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在金融危机之后提速。一方面是央行主动改革,放开政策利率的管制,另一方面通过银行理财、同业业务等形式曲线实现利率市场化。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近十年来,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印象最为深刻的正是改革完善LPR,这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对此,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9月30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下半年以来,在疫情形势逐步缓解叠加一揽子政策持续发力带动下,产业链供应链逐步修复,企业加速推动复工复产工作,资金需求意愿持续提升,经济运行开始稳步恢复,2022年8月份,企业中长贷款同比多增了2138亿元,规模为2022年以来次高(6月为2022年以来最高)。”

利率市场化最后一跃和长远影响

风险提示

会议同时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P2P网贷、股权众筹等产品的出现,为货币市场开辟了新的投融资渠道。利率市场有所放开,企业或个人获得资金的利率有所下降。

以上,便实现了从政策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的顺利传导。在这一理想模式下,央行只需要调整政策利率,货币市场利率便会随之调整,然后影响存款利率,银行整体负债成本随之调整,最后贷款利率也会调整。这会导致银行客户获取资金的成本发生变动,其投资、消费行为也会变动。简言之,央行只需要调节政策利率,就能顺利实现对实体经济的调节。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整个传导链条中,不会再用到存贷款基准利率。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形势方面,与二季度例会强调“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但任务仍然艰巨”相比,本次例会新增“国内经济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的表述突出。在业界看来,这意味着国内经济运行态势边际好转,与近期主要经济指标回暖相印证。

LPR改革更促进了贷款利率“两轨并一轨”。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在LPR改革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贷款实际利率同时受到市场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两个因素的影响,即常说的利率“双轨制”。“双轨制”导致市场价格扭曲,阻碍了政策信号向贷款实际利率的传导,更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2019年8月,人民银行创新推出了LPR在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上加点的形成方式。张旭认为,这成为破解“双轨制”的关键。LPR改革最终实现了贷款利率“两轨并一轨”,使得LPR以及贷款实际利率的市场化程度都明显提高。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是整个传导过程中的关键一环,目前,依然受行业自律上限约束,尚未彻底放开。而对银行来说,如果放松管制会造成存款利率的上升,导致利差收缩、盈利下降,也会构成整个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最值得关注的风险点。本文首先总结了境外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验,从中发现,在利率市场化,尤其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随着存款成本上行,银行会倾向于提高信贷投放的风险偏好,以此来提升信贷利率,以保住利差水平。

张旭表示,当金融机构下调存款利率的效果传导至贷款端后,能使企业的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从而激发出更多的融资需求。

查看完整内容,请点击原文链接:
http://www.asiafinance.cn/FinancialNews/SingleFinancialNews_14332.html

在严跃进看来:“此类政策出台,势必使得银行的自主权增大,四季度将迎来新一轮房贷降息潮,有助于降低房贷成本和提振市场交易行情。”

孙国峰指出,去年8月,按照国务院部署,人民银行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增强贷款市场的竞争性,疏通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促使贷款实际利率明显下行。今年2月,一般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5.49%,比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下降0.61个百分点,降幅明显超过同期1年期LPR0.26个百分点的降幅,说明改革潜力在释放。

针对这一问题,去年以来我国开始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新机制下,LPR由18家报价行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报价形成,市场化、灵活性特征更加明显。这其中,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加点幅度则主要取决于各行的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由此,每月公布的LPR实际上成为新的“贷款基准利率”。从逆回购利率到MLF利率,再到LPR,这条传导渠道变得通畅起来。

①贷款时,个人信用情况更重要。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会更加严格审核贷款人的信用状况,信用好的贷款人将有可能拿到更低的贷款利率折扣。

三是引导银行体系适当向实体经济让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畅通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三季度(总第98次)例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记者:“此类差别化住房政策,主要是指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宽。换而言之,此次政策在此前房贷利率下限下调20个基点的基础上,允许下调的基点更大,或者说允许在4.1%的利率的基础上进一步下调。”

☆ 在存贷款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由于存款利率的管制,放开的贷款利率还缺少真实的成本基础,而货币市场上同业拆借、债券发行、交易和回购的价格已基本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后,管理当局会有哪些变化

存款利率则因居民储蓄文化等其他原因,依然不会很快实现彻底市场化,行业自律机制也有可能会长期存在。在这期间,决策机构有可能继续使用“小步伐推进”的方式,缓步抬高行业自律上限,使银行慢慢适应存款利率的更大幅度变动。但长期看,无需担心存款利率进一步抬升挤压银行利差,因为传导通畅之后,存款利率最终是会向更低的货币市场利率回归。

作者:piikee | 分类:股票新手入门 | 浏览:49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