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杨欢 每经编辑 付克友
“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党的十九大全球瞩目,自由贸易港本周成为自贸区的热门话题,也是意料之中。
支持港澳私募基金参与广东自贸区创新型企业融资,鼓励区内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赴港澳融资、上市。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便利符合条件的投资者以人民币开展跨境双向直接投资。推动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政策率先在广东自贸区落地,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保险业经营机构在区内设立独资或合资金融机构等。
据统计,该模式每年可为企业节省2400万元报关成本,为班轮公司减少用箱成本超4500万元。同时,货物平均堆存期由5—7天缩短至2天以内。“搭上组合港这班‘快通车’后,全程只需办理一次海关手续,通关时间、整体物流时间和运输成本都有大幅缩减,还能免除舱单录入费用,给我们外贸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谈及这项改革,广东顺德某公司报关负责人表示。
根据福建省此前出台的《关于加快港口群促进“三群”联运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海西港口群发展十条措施》和《关于加快港口发展的行动纲要(2014—2018年)》,明确重点支持福建省交通集团、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对福建省内其他港口码头进行资产重组,至2018年形成中国有重要影响的两大港口企业。
到2025年,广东自贸区将形成与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关、汇、税、融” 制度体系,实现货物、资金、人员等资源要素更加自由便利流动,成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岸离岸两种业务、投资贸易金融物流等集聚融合的对外开放新高地;形成投资、贸易、资金、运输、人员从业自由信息快捷联通的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大湾区高品质消费新中心、国际航运枢纽和我国金融开放创新试验示范窗口,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全程只需办理一次海关手续”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刘栋铭
其中,复制推广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是联动发展区建设的首要任务。省商务厅会同省直和中直驻粤各部门梳理了在联动发展区率先复制推广的62项改革创新事项,涉及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和法治服务等四个领域,并形成了各市差异化的复制推广清单。
以史为鉴,区域性炒作题材多成短线行情。长江证券曾经在去年的雄安新区炒作期间,基于A股历史上的区域炒作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据统计,广东自贸试验区已累计设立港澳资企业2万多家,实际吸引港澳资超过400亿美元。在62项改革复制推广经验中,专门针对粤港澳合作的事项有8项,这8项经验都是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相当成熟、取得实效的措施。比如,允许试行香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支持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支持港澳银行机构在联动发展区内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跨境医疗保险产品等。
浙江自贸区 关键词:先行一步
福建自贸区 关键词:厦门片区
据了解,“大湾区组合港”模式有效推动大湾区物流要素快速流通,联合省内其他海关通过共享港口代码,一次性完成申报查验手续,依托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开展全程监管,做到枢纽港和支线港运行一体化,实现货物在湾区各码头间“全天候”水路调拨,24小时运输不停歇,无缝衔接江海物流。
运输成本也大幅缩减
一是探索形成并深化拓展“前海模式”,制度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二是有效扩大香港经济发展空间,深港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三是打造高端现代服务业体系,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四是深度对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服务内地”和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五是高标准开发建设,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六是创新构建“1+6+9”党建工程体系,党的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表:11月1日至11月9日,获大单资金净流入额超1000万元的海南自贸区板块个股一览
与南沙片区在绿色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建立创新研发合作机制,共同推动茂名构建科技创新“研发、中试、转化、生产、服务”全过程支撑体系。
昨日概念板块跌多涨少,其中粤港澳自贸区概念延续上周升势,连续第四个交易日收红,且涨幅遥遥领先。
据统计,昨日仅有7只概念指数上涨,其中,粤港澳自贸区指数涨幅居首,为2.15%,其余概念指数涨幅均在1%以下。成分股中,中远航运(行情600428,咨询)涨停,华发股份(行情600325,咨询)和白云机场(行情600004,咨询)分别上涨6.16%和5.86%。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分两个阶段将基地打造成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活力区、融合发展示范区、安居乐业试验田。
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在CEPA框架下推进粤港澳职业资格互认,探索进一步拓展港澳专业人士在基地的执业空间。在基地设立“港澳青年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为港澳青年人才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专业服务。
据统计,目前已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设想,包括上海、厦门、舟山等。
珠海横琴: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发展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记者在发布会获悉,本次深圳划定以前海合作区扩区范围,盐田临港片区(含盐田综合保税区)、盐田港区以及沙头角深港合作区,坪山高新区中片区(含坪山综合保税区)和东片区等区域为基础,形成前海、盐田、坪山三大片区,申报设立深圳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总面积118.99平方公里,三个片区产业发展各有侧重,并拟复制推广56项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事项。
发布会上,广东自贸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副主任袁富勇在发布会介绍,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自设立以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深港合作、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成为自贸区建设精彩样本。2021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现税收收入超640亿元,同比增长14.4%,实际使用外资54亿美元,同比增长16.8%,前海综保区进出口额1581亿元,增长8%,继续保持“生机勃勃”发展态势。
第一,聚焦创新联动,培育改革开放新优势。一是提升创新能级,支持联动发展区用足用好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账户等创新场景,更好参与国际经贸合作;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圳将通过与联动发展区深化政务服务通办、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共建信用经济试验区等方式,共同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三是对接高水平经贸规则,深圳将抢抓RCEP实施机遇,加快复制推广要素跨境流动便利化、市场标准一体化、服务贸易自由化等改革创新成果,带动联动发展区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第二,聚焦政策联动,释放联动发展的规模效应、乘数效应。在推动政策覆盖方面,深圳抓住前海“扩区”有利契机,加快推动自贸试验区产业促进、金融开放、法律事务、服务贸易等支持政策覆盖到前海合作区全域。在加强顶层设计方面,联动南沙、横琴、东莞滨海湾、中山翠亨包括汕头等重大平台,做好发展规划衔接、基础设施联通、资源要素跨区域统筹。在强化辐射带动方面,深圳将加大对东西两翼地市的支持力度,用好前海资源要素集聚优势,通过举办项目路演、会展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将金融、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先导入联动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