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A股最强的热门题材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各大细分板块。有句打油诗就是形容今年的行情,那就是化学飘,钢花溅,煤飞色舞,笑看化学元素周期表。
当下的周期性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化工三大板块,其上涨的逻辑主要是业绩大幅提升和产品涨价超预期,今年注定是周期股的牛市。
(文章最后有企业的名称和股票的代码,请先客观中正地了解完公司的基本情况,再去揭晓最终的答案)
针对钠离子电池,公司开发了高性能硬碳负极材料,目前正在相关客户测试中。
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胜华新材)原名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办企业,是全球唯一能够同时提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溶质、添加剂产品的全产业链公司。
▎储能消费快速扩容,原料端或成关键点
官网:https://www.zh-echem.com/
机构持仓: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超3996万股,北上资金持有超643万股。
公司简介:国内全产业链铂族贵金属相关产品龙头,营业务包括贵金属特种功能材料、贵金属高纯功能材料、贵金属信息功能材料及贵金属环境及催化功能材料四大产业领域。
(10)600459 贵研铂业
综合来看,公司成长性、收益性表现良好,财务状况健康,流动性充裕。但不足之处在于,公司的经营现金流表现不太稳定。
官网:http://www.ronbaymat.com/
公司控股子公司作为 CRTSIII 型无砟轨道板的原创单位之一,拥有先进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开拓渠道,与各大施工局广泛开展合作。
拥钒或成产业策略之一
据公开资料显示,钒电池一般指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简称为钒电池(Vanadium Redox Battery,缩写为VRB),是一种活性物质呈循环流动液态的氧化还原电池。
下游需求来看,钛白粉近六成应用于涂料,而涂料的应用占比较高的为建筑与汽车。随着固定资产及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回升,汽车行业新一轮增长周期有望到来,钛白粉下游需求旺盛,华创证券预计,2021 年的“金三银四”钛白粉将会有更大幅度的价格上涨。
公司积极拓展光伏、风电、新能源领域业务,研发清洁能源的配套设施,产品就近供应承德本地风电市场,辐射到周边内蒙、青海等地域。
攀钢钒钛近四个月走势
机构持仓:北上资金持有超3662万股,中信证券资产管理计划持有超2468万股,日照钢铁有限公司持有778万股,个旧锡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持有590万股。
川财证券指出,国内钛白粉生产商配套建设磷化工有助于消化副产的废硫酸和盐酸,并且都有固废残渣填埋的需要。钛白粉原料钛铁矿剩余铁元素和副产的硫酸以及磷化工的磷元素,可以用来制备新能源汽车电池需要的磷酸铁锂,产业链延伸空间大。
中国宝安在互动平台表示,下属子公司贝特瑞有研发可用于钠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贝特瑞根据市场情况和客户需求安排产能,目前负极、正极材料基本满产。
对于后市,中国涂料工业协会钛白粉行业分会副秘书长付一江认为,目前原料钛精矿价格坚挺,下游钛白粉再掀涨价潮,矿商对价格市场更有信心。
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21个亿,增长到了2021年的31个亿,
机构持仓:全国社保基金持有超2163万股,北上资金持有超1066万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五组合持有超715万股。
今年上半年,由于海外疫情暴发,国内外需求减少,钛白粉行业短期遇冷。但下半年以来,国内市场需求回暖,钛白粉现货价格已多次掀起涨价潮。多家机构表示,受益于供需紧平衡影响,2021年钛白粉行业将有望迎来强景气周期。
翻译官查了一下公司的财报,发现该企业的钒电池业务,是母公司将其他子公司的钒电池电解液业务委托给这家企业进行管理的。
公司和公司旗下的三家子公司均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且公司还于 2022 年获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荣誉;
网址:http://www.hifichem.com/
603399 吉翔股份:国内大型钼业企业,主营钼炉料、钼化工、钼金属等钼系列产品。
2022年9月披露,同兴环保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共同建立"中国科大-同兴环保储能电池材料及器件联合实验室",设计实验制备质量容量>120mAh/g,循环寿命>5000次,材料制备能力>100公斤的正极材料;质量容量>300mAh/g,循环寿命>5000次,首次库伦效率>85%,材料制备能力>100公斤的负极材料;和电池能量密度>150Wh/kg,循环寿命>5000次,安全满足国家标准的电池单体。
中信证券认为,钒液流电池是大功率、大容量和长时储能的理想技术路线,未来有望在新型储能技术中实现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受益于钒液流电池对钒消费的拉动,预计到2030年全球钒用量将在2021年基础上翻一番。储能用钒激增叠加供应增长缓慢,钒价或因此出现大幅上涨。在钒液流电池装机量上升的过程中,上游钒资源将是率先获益的环节。
即使是目前供不应求的锂电池,在发展初期时也经过政策的培育,同样,钒电池从示范性项目到商业化,或亦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而现今钒电池商业化的主要问题指向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