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明确要持续优化医保支付机制;2021年11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
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医保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时间跨度从2022年-2024年,明确表明了每个时间节点要完成的目标。2023年医保改革政策也是行动计划里配套的一部分。
招商证券基金评价团队联席首席姚紫薇表示:“如果客户认为特定养老储蓄的流动性相对不太友好,可以购买其他的储蓄产品,当然其他银行储蓄产品利率相对低一些,要根据自身情况权衡。”
终身护理险
这两年来,由于社保养老金压力增大,如何体面尊严地养老,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热点。
②乐享年年:可选15/20年交
IRR可以简单理解为产品每年的复利收益率。
银行负债压力较大,预计存款利率或会继续下调
再者增加门诊报销,可以惠及更多的普通百姓。现在医院门诊费用越来越高,进一趟医院大门,少则三五百,多则大几千,如果没有社保报销,这对普通老百姓,特别是体弱多病者是非常大的压力。收入在社平工资以下的人,个人账户一年缴纳的费用在改革前也不过就两三千元,根本就不够进几次医院。这一点可能年轻体壮的时候体会不到,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一定能感受得到。
“存款利率较低,低波理财收益不稳定,保险时间相对长,今年拉客户太难了。”小利称。
不过要注意,目前这款产品的减保操作不太方便,需要联系客服协助,不像其他产品可以自行通过官微操作。
这个数字在人民币存款面前可谓没啥竞争力。
02医保基金分配方式的改革,向患病人群倾斜,把医保基金花到真正需要的人身上。
自己少,父母多。“个人账户划入金额减少是为了从原来门诊医疗费用个人积累式保障模式向基金共济式保障模式转变。仅靠个人积累,无论多少都难以应对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她表示,改革后统筹基金会得到加强,生病后可以通过统筹基金报销,大家互助共济,保障更加充分。此外,待遇支付可适当向退休人员倾斜。“家家都有老人,虽然自己个人账户减少,但已退休且经常需要就医的父母门诊报销待遇提高,从整个家庭来看不吃亏。”
尽管银行存款利率走低,但储户对银行存款的需求并未减少。很多支取相对灵活或利率较具优势的存款产品,刚推出就被抢订一空。
如果经常接触银行的理财产品就会知道,进入2022年以后,大多数的基金、理财产品基本都处于亏损的状态,很多人都将购买多年的基金含泪卖出。可以说现在唯一能够保证资金安全,确保不会亏损的就是银行的理财产品。随着疫情全面放开后,2023年各大银行都在存款产品方面做出了改变,尤其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放出了储户期待已久的大额存单。
很多人都听说过,一般到年底各医院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住院难,缺医少药的现象。这是因为我们目前的医保基金实行的是总额预算管理。也就是说一家医院每年能报销的医保总额度是有限的,并不是由实际的病患需求决定的。这就导致到年底的时候,医院医保额度吃紧,如果超支了医院就得自己承担。所以为了优先保障大病和危急病人的需求,医保总额度吃紧的医院就会想方设法拒绝一些费用高,非紧急状况的病人。
03
至于其他方面,基本上没多大区别。比如大家关心的安全问题,美元存款和人民币存款一样,也是纳入存款保险的。
01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看病结算流程,不给医院让患者多花钱的机会。
简要结论如下:
一、司马南说医改之所以不能向广大群众想象的方向发展,这是由于成势的利益集团把控着医改的方方面面。如何理解成势的利益集团?按普通人的理解,就是这些利益集团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左右着决策者们的思维。这些利益集团根本不把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眼里,由于他们已经形成势力,因此对那些有些炸翅的予以定点清除,让广大群众敢怒不敢言。比如医保大病保险,用医保基金,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了1600个亿,而报销的费用只有500个亿,也就是说,这些利益集团拿老百姓的1100个亿输入到商业保险公司,要知道商业保险公司人家是要保费不想多赔钱,然而这1100个亿,是不是老百姓的冤枉钱,这个谁能说清楚?另外有些药品尤其是国外的药品,在中国进行营销策略,有的药品价值只有200元,可是到中国以后,层层营销卖到患者手里可能会变成2千甚至2万。司马南举例葛兰素史可公司一些业务员,贿赂医生、院长和药品经销公司以及医改办药品管理处的人员,这些成本都加入到药品成本中,所以才会出现同样的药在外国卖200元,而到中国卖2万多元。一位外国药企经理曾经说过,你们中国要想获得比较便宜的价格,应该打包购买,比如一瓶矿泉水,一个人购买是两元,10个人同时购买,1.8元,如果是14亿人同时购买,只需要0.8元,量化才能产生效益。马马南举例格列卫,在印度的仿制药一盒只需要200多元,而在我们中国这需要花2万多元,可以说中国人民成为这些利益集团的冤大头。
二、以前听人们说过,“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的官小,不到深圳不知道自己的钱少,不到广州不知道自己车不好,不到上海不知道自己乡巴佬”。如今应该加上“不听司马南讲医保,不知道中国的老百姓心里多糟”,可是又一想,别人也说过“有时候人们把正经的事说得很扯淡,而把扯淡的说说得很正经”。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左右医保政策吗?我们能让利益集团丧失其嗜血本性吗?这些社会重大问题上,我们这些老百姓只是过过嘴瘾,在利益集团的操控下,社会的方方面面仍然按自己的节奏运行。我们到了医院,仍然是要排长队,然后即使是一次感冒,也要全身检查,然后开点对症治疗药,自己花出来钱,医生开出了方,医院挣到钱,院长乐哈哈,如果你闭上眼睛不怕挨宰,实际上是皆大欢喜的事情。想想保险公司容易吗?人家养活那么多的人,让多少人再就业,医保基金输出了1000多个亿那算多吗?另外现在一切向钱看,一些药物代表上窜下跳,人家图个啥?不就是为了本公司的利益吗?再说医生、院长和卫健委医保局的主管人员,又没有得到高俸养廉的地步,能赚点就赚点,易地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