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与一位友人聊天,席间谈到,如果给你一笔资金,确保未来年化回报率超过20%,但要控制绝对风险(意思是亏损的概率极低),要怎么配置更合理呢?
如果要满足这样的结果,那么选股与基金需要满足以下特点:
中证1000
1971年2月8日,纳斯达克市场正式建立,同时发布纳斯达克综合指数。
科技行业的最大看点在于现有技术的国产替代和新技术带来新的行业增长空间。
此外,还有两个有意思的现象:
主动基金的行业主题基金择时,抓“行业”两字。
基金的分类和买入时机参考上图,投资应当匹配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择机买入,不要盲目的跟从,更不要看到哪个收益高就去买哪只基金——基金跟股票是截然不同的产品,股票具有单一性,而基金它是一个集合,不要用投资股票的眼光去投资基金,盲目的追涨杀跌。
在美国,甚至全球,则是亚马逊、微软、谷歌、脸书等在主导。
成分股包括腾讯、汇丰、阿里巴巴、美团等知名港股。
确定性。
公司有技术,行业有前景,自然涨得好,这类对中国经济有巨大影响的企业,纳入指数是当之无愧的,至于有没有炒上来“德不配位”的公司,无论怎么样,半年后会再一次经过筛选。
纯粹的人工智能概念股大多没有上市,AI指数成分股主要选取传统科技领域中和AI挂钩的相关股票。所以AI指数并不能算是纯粹的人工智能指数。
那么,有没有我们可以控制的,并且未来的增长空间巨大的产业呢?有的。那就是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这两个产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的成长空间都是非常的巨大,而且,在这个产业链上,我们有世界统治地位的上市公司。我就重点说一下新能源汽车的事吧。
那么为什么会大幅的加仓中概互联和恒生科技等香港股票ETF呢?因为交了学费了啊!刚刚得到一个想法,就盲目的去认证——乖离率策略。
左侧交易的意思是在趋势MA120均线左侧买入,左侧交易更适合看好的主动型基金、宽指基金,在它下跌时,收集筹码,等候它价值的释放,达到目标后清仓。
同样的中证500指数基金,同样是投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