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11月26日电 题:惠及11国 连接更广阔市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10周年观察
新华社记者潘强、朱丽莉、邹学冕
双方投资合作成效显著。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双向投资额超过3400亿美元,中国和东盟已成为相互投资最活跃的合作伙伴。中国与东盟国家积极拓展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产业链、供应链联接更趋紧密。
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日前在广西南宁开幕。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以东博会为窗口,外界见证中国—东盟合作不断释放活力、结出硕果。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的第一年,中国和东盟贸易和投资合作迎来新机遇,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能。
自2004年成功举办以来,东博会日益成为中国与东盟间的重要对话合作平台。本届东博会展览总面积达10.2万平方米,首次设立东盟和RCEP精品展区,吸引1600多家企业现场参展,约2000家企业“云”参展,充分发挥出交流平台与对话窗口的作用。
走进展厅,各国特色商品琳琅满目,展位前人头攒动。“这是我第三次参加东博会,展会现场非常热闹!”从事护肤品贸易的菲律宾商人卡罗琳希望通过进博会、服贸会、东博会等平台,将菲律宾优质产品介绍给中国消费者。
18年来,在联通区域、促进合作方面,东博会的平台魅力日益凸显,迄今共吸引约101.5万名客商参会,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助力。
今年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局之年,也是RCEP生效实施的第一年。本届东博会以“共享RCEP新机遇,助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为主题,各方签订的合作项目远多于2021年。
RCEP生效实施以来,互联互通持续推进,贸易红利不断释放,经贸投资提质升级。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14%。同期,中国与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同比增长7.5%。
仅今年1月至4月,泰国出口商在RCEP框架下申请原产地证书总值就达2.04亿美元;利用RCEP优惠政策进口方面,泰国进口货物总值超过7000万美元。
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平台,东博会和峰会历年来共举办涉及互联互通、产能、海关、金融等40多个领域的高层论坛,促成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国—东盟信息港、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等一批项目落地,见证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中国和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RCEP生效实施等标志性成就。
奥拉蒙表示,在国际贸易和物流运输受到新冠疫情冲击背景下,泰国更加重视互联互通建设,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工程建设促进了中国和东盟各国互联互通。“中老泰铁路的建设将帮助泰国打造联通各国的陆运和海运网络,获得优质、低价的原材料,增加泰国对外投资机遇。”
在强劲发展势头下,中国与东盟共同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实施,合力建设全球最大规模自贸区,开放联动发展迈上新台阶。
王受文指出,二十大提出要“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去年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积极推动加入CPTPP和DEPA等高标准经贸协议,要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对此,商务部按照党中央的部署不断地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的网络,我们准备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予以落实。
互联互通效率高、稳增长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贸易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和关键增长动能。在中国—东盟贸易规模增长势头强劲的背景之下,各国对于贸易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不断演进,以数字贸易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合作潜力巨大。中国与东盟各国亟需释放数字贸易发展潜力,或许可以提前规划并超前筑牢数字底座、鼓励新兴业态创新发展助力数字贸易高速发展。
她认为,未来中国和东盟之间将在农产品、消费品、机电产品、矿产品、化工品、造纸等多个领域出现新的贸易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