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珠集团h股股价(ah股市值如何计算)

2023-07-02 02:49:31
股票学习网 > 怎么卖股票 > 丽珠集团h股股价(ah股市值如何计算)

公司主要从事 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所以呢,简单来说,ETF就是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买卖的基金,同时ETF代表了一篮子股票的所有权,且还在跟踪某个行业或指数。

作为科创板首家回归A股的境外已上市红筹企业,中芯国际吸引无数目光。在A股交易首日就以95元/股开盘,报收于82.92元/股,较发行价上涨202%,成交额479.7亿元。

若以A股股价计算总市值,中芯国际目前总市值突破6000亿元人民币;但以港股收盘价计算,公司总市值则为2883.25亿元(人民币),市值差异超3000亿元。

新天绿能A/H溢价率高达563.81% 技术硬件与设备、半导体等 估值差异最大

牛牛研究中心对A+H上市的124家公司前复权后的A/H溢价情况(H股收盘价换算成人民币)进行了统计。其中溢价率最高的是新天绿能,今日A股收盘价为12.93元/股,港股收盘价为1.95元/股,A/H溢价率高达563.81%,排名随后的是洛阳玻璃和山东墨龙,两家公司的A/H溢价率分别为512.52%和478.92%。溢价率最低的是药明康德,公司今日A股收盘价为100.58元/股,港股收盘价为99.65元/股,A/H溢价率仅0.94%。

可以看到,124家A+H上市公司中,53家公司A/H溢价率在100%以上,占比为42.74%,具体如下所示:

对其平均水平分析后发现,124家A+H上市公司的A/H溢价率均值为118.15%,而中值则为84.47%。细分行业后发现,技术硬件与设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公用事业的平均溢价率水平最高,医疗保健设备、房地产及银行的平均溢价率水平最低,如下所示:

A+H两地上市公司的市值究竟应该如何计算呢?华创证券在7月15日研报中表示,考虑到中芯国际的行业地位,给予6至7倍PB目标估值。结合PB等两种估值方法,给予公司目标市值区间为5820亿~6790亿元人民币,对应股价为76~88.7元。这是直接以A股股价乘以总股本来计算的中芯国际总市值。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都排名前五,而中国人寿和招商银行在不同市值计算方式下排名却发生变化,招商银行市值二方式下总市值更高。

具体到市值一和市值二之间的差异来看,中芯国际差异最大,达到3265.66亿元,其次为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巨头。中芯国际主要因为本身体量大,A/H溢价率较高,而建设银行等金融巨头则主要是因为市值本来处于较高水平。

AH股长期处于溢价的水平,即A股相对H股溢价,目前A股平均要比H股贵近一倍。对于这种偏离的现象,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种:

跟进出口息息相关,从过去集装箱运量来看,年均增长3%左右,基本雷打不动,无论金融危机还是贸易战,都是保持稳定增加,无论是计算通胀后的绝对金额还是箱数,具体的放到下文“量”的角度分析。

中芯国际7月16日最新公告:总股本7,415,475,343股,其中A股人民币股本1,685,620,000股。

7月16日收盘港股股价28.75港元,科创板收盘价82.92元人民币。

总市值1=A股股本*A股股价 + 港股股本*港股股价/1.1086(汇率)=2884亿元

总市值2=总股本*A股股价=74.15亿股*82.92亿元=6149亿元

总市值1=港股股本*港股股价+A股股本*A股股价 *1.1086(汇率) =3197亿港元

总市值2=总股本*港股股价=74.15亿股*28.75亿元=2132亿港元

因为AH的股价差太多(82.92元 VS 28.75港元),导致市值1和市值2计算结果相差太多。如果AH股价相同,就不会有上述市值1和市值2的计算争议。

A股市值=总股本*A股股价=74.15亿股*82.92亿元=6149亿元

港股市值=总股本*港股股价=74.15亿股*28.75亿元=2132亿港元

10月25日盘后,A+H股两地上市的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丽珠集团”,000513.SZ;01513.HK)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94.88亿元,同比增长1.27%,归母净利润15.07亿元,同比增长3.72%。

单看三季度业绩数据,丽珠集团表现突出。公司Q3营收31.86亿元,同比增长1.66%,涨幅不大,但在二季度,公司营收是负增长;期内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25.87%,这一增速为近6个季度最佳成绩。

财报发布后次日,丽珠集团A股盘中一度涨近9%,收盘涨6.14%,报34.79元;H股盘中最高涨幅为9.09%,收盘涨6.88%,报21.75港元。

对比2022年二季度财报,简直冰火两重天。丽珠集团Q2营收同比下降2.15%至28.2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4.47%至4.64亿元,到三季度,公司营收、净利增速双双回正,且净利润增速为2021年Q2以来最高增速。

丽珠集团旗下有四大业务板块,其中化学制剂产品是第一大收入来源,Q3创收18.98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59.57%,但这一支柱型业务板块在Q3却是负增长,同比下降6.82%,今年前两个季度,均为正增长,分别为10.90%、14.49%。

化学制剂产品又分为消化道产品、促性激素产品、精神产品、抗感染产品和其他五部分,当中的消化道产品是核心产品线,三季度收入8.65亿元,同比下降17.93%。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艾普拉唑系列(商品名:壹丽安)是丽珠集团消化道产品的主要产品,2021年续谈医保目录成功,但价格从2019年的156元(10mg/支)降至71元(10mg/支),降幅达54%。现在看来,医保降价对该产品的影响依然存在,“以价换量”成效还未充分显现。

公司第二大收入板块是原料药和中间体,Q3创收7.70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为24.17%,增速为11.10%,不及前两个季度增速。

三季度,丽珠集团增长最快的产品板块是中药制剂产品,收入同比增长59.15%至3.39亿元。2022年中报显示,该产品板块的成本下降了19.60%,成本的持续下探确能助力业务获得较好的增长。虽然增速漂亮,但中药制剂产品仅占总收入的一成,拉动公司整体增长的作用不大。令人唏嘘的是,丽珠集团最早也是凭借中药注射剂获得大额收入,随着这一市场式微,其中药制剂产品板块收入占比减少,逐渐衰落。

丽珠集团收入占比4.9%的诊断试剂及设备产品在Q3创收1.56亿元,同比下降3.11%,表现不及二季度。可想而知,该板块受到新冠核酸检测试剂集采的影响而下降较多,因为在诊断试剂及设备产品线中,丽珠集团仅有两款产品上市,其中一款就是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

总体来看,丽珠集团Q3个产品板块收入增长并不突出,尤其前两大板块增长甚至不及Q1、Q2,公司营收增速在这种情况下转正实属不易。与此同时,在本季度,丽珠集团销售、管理、研发三大费用率分别为31.35%、6.28%、13.32%,而在二季度,三项数据分别为28.22%、5.51%、9.43%。

根据财报,2022年前三季度,丽珠集团利息收入为2.56亿元,上年同期为0.96亿元,同比大增267%。具体到第三季度,利息收入为1.55亿元,而Q1、Q2利息收入分别为0.62亿元、0.37亿元。

不仅如此,丽珠集团Q3利息收入高于以往各单季度数据,毕竟,公司本身非常“富有”。截至三季度末,丽珠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5.78亿元,较去年三季度末净增4.53亿元。

以核心产品艾普拉唑系列,2018年至2020年,丽珠集团艾普拉唑系列分别实现销售收入5.04亿元、9.75亿元、17.7亿元,艾普拉唑系列是拉动公司业绩的主力产品,但在医保降价因素之外,该产品还面临着激烈的行业竞争,既有集采靶标争夺,也有同类产品贴身肉搏。

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中国消化性溃疡患病人数从2015年的7034万人预计增长至2030年的7322万人。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消化性溃疡首选药物,其治疗效果可达到溃疡愈合率大于90%,目前质子泵抑制剂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应用占比超过90%。中金企信预计至2030年,中国质子泵抑制剂市场规模将达到365.1亿元。

丽珠集团自研的艾普拉唑钠是PPI类产品的第二代创新药产品,而目前,被誉为“胃病神药”的第一代产品奥美拉唑依然稳居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产品排名第一。今年7月进行的第七批国集采中,28家企业持奥美拉唑参与竞标,丽珠集团也以自有奥美拉唑产品参与竞标,最终的10家中标企业中没有丽珠集团。

作者:piikee | 分类:怎么卖股票 | 浏览:57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