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记者丨卢常乐,王英旭 上海报道
除差异化的表述外,6份《总体方案》中存在许多“共性”,比如,都提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在现代化治理的同时,浦东也为老百姓提供了大量精美的文化艺术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次印发的《通知》中明确了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要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成为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建设规划中重要组成部分。
吴昀华则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自贸区自2013年建设以来,大家一直的诟病,金融都不自由,怎么能是自贸区。那么这一次提及的自由流动,就彻底解决了大家的顾虑,当然这一定是发生在‘真实贸易背景下”的。”
<strong>海口海关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处副处长 刘全艳: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用好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红利,我们加大企业信用培育力度,指导企业办理享惠主体备案、进出口通关手续,及时解决通关疑难问题,提升通关效率。
华鑫证券私募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傅子恒告诉中新社记者,沪港通进一步“扩容”,预示内地与香港两地金融市场开放融合程度继续加深,两个市场各自给予对方投资者投资新选择、新空间,会带来交易规模的扩大,也扩展了各自市场的“金融广度”。
30年前,在上海国家级高科技园区中,位于浦东的张江并不起眼,产值体量小、创新成果少。从1992年建园之初的17平方公里,到如今规划面积220平方公里,张江科学城的体量和影响力已非普通产业园可比。
澎湃新闻记者:丰富的文化生活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一个核心要素。上海在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增强文化软实力、营造城市文化氛围还有哪些新的规划?
此时的临港承载着特殊任务,它的肩上是浦东的改革开放再出发,是上海的建设全球卓越城市,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更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临港区到2035年,区域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这相当于再造一个目前的浦东新区。
他举例表示,“比如跨国公司从泰国采购原材料,送到越南去加工,最后把产品卖到日本,这期间所有物流是不经过上海的,但是所有的资金收付结算、订单安排都是通过上海进行的,这才叫新型国际贸易。”
目前,浦东新区已经集聚六大硬核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汽车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这是新片区与之前片区在定位上的区别。
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将改革的重担交给浦东——
制度优势的一大亮点就是法制改革,这也是引领区系统集成改革的亮点,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破”结合,适应改革的迫切需要。据统计,过去一年间,12部浦东新区法规和8部管理措施陆续出台,填补了各类“立法真空”,为引领区推动高水平改革开放以及探索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提供法治保障。
尹晨表示,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允许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规划、设计等领域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在新片区内提供服务,其在境外的从业经历可视同国内从业经历。二是允许境外人士在新片区内申请参加中国相关职业资格考试。“这些在之前都是不能做到的。”
摄影:张春海
目前整个项目进展顺利,整体工厂的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现在进入生产设备安装阶段。预计今年年底投产,然后逐步爬坡到每周3000辆左右的生产能力水平。相信今年底明年初,大家就可以看到或买到在中国上海生产的特斯拉Model 3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