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从泉州市金融工作局获悉,该局通过《泉州金改动态》、《泉州金改统计月报》等全程跟踪、主动作为,权威解读“金改”政策、全面普及“金改”知识、及时报道“金改”动态、主动公布“金改”数据,以特有的方式和风格对“金改”进行了宣传。
据介绍,《泉州金改动态》奉行“前瞻、启示、见解、价值”的核心理念,既立足金融又面向经济,既立足泉州又面向全国,既注重金融特色又普及金融知识,既聚焦泉州实践又凸显全国视野,既关注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顶层设计,又关注金融改革的政策落地,力求把管理层的每一个构思与想法传递给所有关心泉州“金改”的人,成为一个让“全国了解泉州”的泉州“金改”权威信息传播平台。
李扬:深化改革要如何做文章?这个问题很复杂,究竟向什么方向去深化还没有想的非常清楚。下一步改革需要完成很多任务,比如利率市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有效率的自主体系的完善、将互联网金融整合到数字普惠金融的道路上去,以及监管体系的重构、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等。
交汇点记者 赵晓勇
持续加大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三明发放全国首笔林票质押和林业碳票质押贷款,“绿色金融+绿盈乡村”服务模式作为2021年中国银行业协会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发布。南平落地全国首单“碳汇质押+远期碳回购”和首单“科特贷”,全国首创“一元碳汇”。厦门在全国首推“碳中和机票”,落地全国首笔海洋渔业碳汇交易。“福林贷”、林业金融风险综合防控机制等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颁发全国首张林业碳票,率先推出农业碳汇保险,落地全国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首个农业碳汇保单、首单农田碳汇交易、首单红树林蓝碳生态保护保险……绿色金融先行先试,纵深推进,共形成3批次21项创新成果向全省复制推广,“林票制”“森林生态银行”等在全国推广。
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医药高新区10多年,主要研发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生物试剂。新冠疫情爆发后,企业贡献了上千万人份的基础试剂。2020年8月,康为世纪与多家投资机构签署战略投资协议,向着成功上市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泰州还通过举办中小企业“投贷联动20强”评选活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和政策资源支持科创型企业。五届评选活动共吸引800多家企业参与。泰州友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投贷联动,享受到一户一策信贷服务,让企业迈上了发展快车道。
靖江伊香食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薛红梅:“泰州产融中心将我们的需求推送给了南京银行,银行的客户经理很快上门和我们进行了沟通,为我们推荐了‘泰信保’产品,很快就成功为我们授信并放款了600万元,年利率仅有4.2%。”
据介绍,银企信息不对称、对接不顺畅,一直是影响融资的主要障碍。泰州金改的重要抓手之一,就是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产融综合服务中心,整合银企双方的信息资源,并提供融资对接、信息查询、信用评价等贷前配套服务,为企业和银行搭建互通桥梁。
以产融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泰州充分发挥金融“输血供氧”作用,扎实抓好“保存量、扩增量、降成本、优服务”,保住市场主体基本盘。截至2020年年底,泰州市产融平台累计注册上线企业超过3.5万户,解决企业需求超过1.2万笔,帮助企业融资突破500亿元。
全国首批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发、企业平均开户时间缩短为1天、率先试行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化“绿色通道”……近年来,随着金改的推进,泰州新兴产业、民企融资等稳步提升。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泰州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6440亿元;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1165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18.25%,占比位居全省前三;制造业贷款增速持续回升,同比增长8%;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016年初的2.34%下降到1%,高港区、姜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估居全省前列。
2020年,资本市场推行注册制,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泰州金改也由“上半场”进入“下半场”,把推进“科创+资本+平台”联动发展作为金融改革助力“产业强市”的主题主线。
(孙宝平)
给迈博太科带来便利的是泰州在全国率先启动的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按照政策,允许试点企业无需逐笔提供交易证明材料,仅凭支付指令即可在银行直接办理外商投资资本金和外债等资本项目资金的使用业务。“资本项目便利化业务在泰州试点一年多后,陆续被深圳前海、上海自贸区等16个地区复制推广,2020年推广至全国。2021年上半年,便利化试点业务又成功嵌入国家外汇总局区块链平台,为金融创新支持产业发展贡献了泰州力量。”中国人民银行泰州市中心支行外汇管理科科长薛晓波说。五年来,泰州市金融机构已为40家企业办理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43.24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