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方健
2003年获执业医师资格证书,2012年获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岗位证书。现为三甲医院副主任药师,临床药师。
温馨提示
肠癌发生时会引起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的改变,很多人都认识到了这一点,这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但肠癌绝非只有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这么简单,不能简单的通过某一个症状就对号入座,所以无论一天三次大便还是三天一次大便,都有可能是肠癌,也有可能不是肠癌。
要么吓得花容失色,魂不附体,以为得了肠癌,惶惶不可终日。
④体检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特别是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升高者。
肠道是食物在人体内的通道,它发病也和食物有关。前文已经讲过要多摄入新鲜的清淡的食物,减少辛辣食物对肠道造成刺激。与此同时,饮食的量也要控制,不要少吃或者不吃,也不要暴饮暴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肠道功能正常稳定。
谁是大肠癌的高危险群?
大肠癌的蛛丝马迹有哪些?
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肠癌的最有效的方法。推荐无肠癌家族史的人群50岁开始应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检查阴性可间隔十年再复查。对于有一级直系亲属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从40岁开始进行检查,每5年复查一次。对于以往有发现2个以下肠腺瘤息肉,且直径<10mm的低风险腺瘤患者,在治疗后可5-10年复查肠镜,但如果既往有3个以上腺瘤,或其中有1个腺瘤直径>10mm的患者,在治疗后应3年内复查肠镜。
当出现便血现象时,不管什么原因,都建议去医院进行检查,以排除癌变的可能性。
4人已购
由于肠癌长期慢性出血和消耗,患者会有贫血、消瘦、乏力和低热等,晚期可能会出现恶病质和腹水。
因此,上完厕所后要自己时常看一眼,对及时发现病情很重要。
文章结语:
晚期肠癌,表示患者已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症状,出现肠梗阻、出血、套叠等病症,而且往往已经发生了转移。此时癌细胞已经在身体多个部位出现,不适合再做手术了。
部分病人以腹部隐痛为首发或突出的症状,另一些病人表现出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症状,如腹部阵发性绞痛,伴腹胀、排气、排便不畅。
因为现在我们做病理检查,只能对一部分组织进行,不可能在所有位置上取样。所以,即便没有检查到转移,也要进行放化疗,帮助清除可能出现的癌细胞,避免复发。
约有一半的直肠癌患者排便时有疼痛感,程度有轻有重。
肠黏膜也是一样的道理,它发生溃疡的时候,肠道的神经系统不发达,我们对疼痛的感知不敏感。长期刺激下就容易长息肉、有炎症,甚至出现癌变倾向。
肠癌患者的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排便习惯、性状的改变。如毫无缘由地腹泻、便秘交替进行;大便的形状有时粗有时细;按腹部的时候隐隐作痛等。
尤其是肠癌,它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预后也不如痔疮好,需要重点关注。
肠癌还会引起大便变形,可呈细杆形、扁带形或茶褐色的大便。
肠癌发生后,一般会有以下7个症状:
大肠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连医生都可能忽略。一旦察觉有异才就医,20~25%的病人发现时已是第四期!
1.便血
2.大便习惯改变
3.便形异常:变细
4.排便疼痛
5.腹痛
6.腹部包块
1.遗传性大肠癌
2.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症患者
3.肠道中有腺瘤性息肉
4.有糖尿病、三高、代谢症候群的肥胖族
5.50岁以上
关于肠癌的病因以及预防知识今天就介绍这,希望大家看完上述的介绍以后,可以有所收获。尤其是肠癌这几年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了,所以希望大家可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肠癌的确诊,通过做肠镜基本上都能看出来,而且肠癌发病率和年龄的增长成正比。
所以建议大家发现身体异常时,一定要及时就诊。
对于发现时属于中期肠癌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手术以及放化疗、靶向药物治疗等各种组合方案。中期肠癌发病,患者已经有了明显的症状,肿瘤也有转移倾向,但在别的地方没有发现肿瘤细胞。
临床上的大肠癌患者,一般有四个表现:
这些疾病也与大肠癌共享许多危险因子,包括肥胖、缺乏运动、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彼此环环相扣。建议有糖尿病、三高、新陈代谢症候群的肥胖族应提前从40岁开始做粪便潜血检查。
他的家庭很贫困,家里父母70多岁了,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得这种大病,普通人是根本治不起的,费用非常昂贵。因此他从一个小伙子变成骨瘦如柴的“爷爷”,看了真的挺难受的。
在临床上,肠癌和痔疮的症状表现又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也是一部分人容易把二者搞混的原因。
这也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大肠癌患者,可能出现腹部不适。常表现为腹部隐痛,伴有腹胀,一般都不太剧烈,可能进食后明显。中年患者突然出现腹痛或者腹胀,一定要去医院看看,千万不要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