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移是许多肿瘤患者及家属最怕听到的消息,一旦查出骨转移,是否就意味着病人已“无药可医”、只能“坐以待毙”了呢?
近十多年来,许多学科在骨转移瘤的发生机理、防治方法等方面都有突破性的研究。比如,临床上就乳腺癌患者虽然发生了骨转移,但接受恰当的治疗后症状得到控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存活期。其实,骨转移并非都是肿瘤晚期。
一般情况下,肿瘤患者医生会建议他们定期复查复查,项目比较多,其中最繁琐的就是常规的三大项检查,例如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那么,哪些癌症容易发生骨转移?就常见的原发癌症而言,超过55%的晚期乳腺癌、肺癌,超过70%的晚期前列腺癌和超过90%的多发性骨髓瘤都会发生骨转移。其他常见的还有大肠癌、肾癌、胃癌、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等。
针对交界性可切除胰腺癌,开展外科为主的多学科诊疗。对于高危患者,建议行新辅助化疗降低肿瘤活性再手术,必要时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术中放疗等提高手术切除率。免疫+靶向的“双靶点”治疗,使转化率提高,部分晚期胰腺癌患者也获得了手术机会。
2013年9月,“工作狂”李开复整整消失了4天,第5天时,他告诉大家自己患了淋巴瘤四期,体内有20多个肿瘤。
腹腔镜手术2小时除“癌王”
同时,肿瘤细胞还会释放一些炎症介质,也可能导致发热,体温一般在38℃以下。如果经常出现低烧,又找不到明确的病因,比如感冒、细菌感染等,就要警惕是否是癌症了。
参考资料:
首先了解一下,癌细胞是怎么形成的?
影像学检查正常
疼痛是骨转移比较常见的症状,疼痛的部位与骨转移发生的位置有关,比如转移到脊柱,可引起腰痛、胸痛、颈痛、背痛等症状,转移至腰椎,可引起腹痛等。
如果癌症的恶性程度比较高,比如低分化癌或者是未分化癌,如果发生骨转移的情况,生存时间大概是六个月到一年左右的时间。
癌症发生骨转移说明病情已经比较严重,因此,癌症患者一旦发现自己有以上情况的,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积极治疗。
在全程、精准快速康复管理下,卫老太术后第1天拔除胃管,第2天进食流质和下床活动,术后8天康复出院。随诊至今,老人少食多餐,体力已恢复至术前状态,目前正准备评估接受术后辅助治疗。
孙德棣,癌症复发猝死,终年38岁。
那么,癌症病人生存时间一定很短吗?并不是这样!分为几种情况,早期有可能治好,中晚期病人治与不治生存时间有很大的差别,比如一个中期食管癌病人不治疗,半年左右水米就不能进了,若手术加中医药治疗可能几年、十年、甚至更长。
患者需要接受胸片,CT、骨扫描等通过影像学报告,也可以直观反映患者体内病灶的变化。
Science Immunology
之所以肺小细胞癌它的发展特别的快,也是因为有很多的患者刚发现的时候只是结节,也并没有重视觉得只是常见的现象,如果自己真的是肺小细胞癌引起的结节,没有进行病理化验,可能在一年的时间当中就会使病情恶化的速度特别快,更会使身体的各个组织受到侵犯,最终也会造成附近的组织慢慢的衰竭。
曾在苹果、SGI、微软和Google等多家IT公司担当要职,2009年9月从谷歌离职后创办创新工场,并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因此,我们列出关于早期根治性术后的“痊愈”问题的关键点:
如何防止癌症发生转移
对于第(3)种情况,既然是不敢停药、停药就再次进展的状态,自然也就不存在“几年之后痊愈”的说法了,只希望新药的上市速度能追得上旧药的耐药速度。
癌症大家也知道,只有在早期的时候,癌症才有康复的希望,因为一旦到了中晚期,从病理上来说,癌症已经属于浸润期,这个时候癌细胞已经蔓延到周围淋巴结,甚至癌细胞还进入血管播散,在全身游弋作怪,这个时候去治疗,效果肯定就不是那么理想了。
对于第(2)种情况,由于是否通过系统治疗完全“清零”了体内的肿瘤细胞并不好评估,只是现有影像学手段看不见了就值得高兴。因此,纵然是群体上随着年数增加出现复发/再次进展需要治疗的数字与情况(1)类似,对个体来说,确实存在多年没有复发、新增转移、原病灶再次进展的情况用以反推可能体内肿瘤细胞或许真的被“清零”了。因此,这类通过非手术手段而获得停药后长期没有出现问题的患者,可能符合“肺癌治疗五年之后就痊愈了”这句话的情形,只是这种“天选之子”真的少之又少,只在免疫治疗(可能结合化疗)明确有效或ALK融合、ROS1融合的靶向治疗(可能结合放化疗),这两种情况之一达到CR的患者中比例略高。
胰腺癌具有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的特点,5年生存率低于10%,被称为“癌中之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胰腺癌的根治性手术方法,被业界公认为普外科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一类手术,尤其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被称为腔镜手术中的“珠穆朗玛峰”。手术切除范围广,涉及十二指肠、空肠、胃、胆囊、胆管、胰腺多个脏器,且围绕肝胆部位的大血管交织紧密,血供充盈,极易造成术中大出血。因手术风险极大,往往令高龄患者望而却步。
当癌细胞生长在肺,可形成肺癌,长在肝脏即形成肝癌。当癌细胞在这些地方脱落,循着血液循环或者淋巴循环,进而转移到人体其它器官,比如骨头或者大脑,继续生长,即形成骨转移瘤或脑转移瘤。
恶性淋巴瘤在发现淋巴结肿大前或同时可出现发热、瘙痒、盗汗及消瘦等全身症状。
癌症骨转移会使患者身体的某个区域麻木或者虚弱无力,以及出现排尿或者排便障碍,这提示可能出现椎骨骨折导致脊髓受到压迫。
众多的研究人员甚至使用了一种计算的方法来估算被研究患者发生转移播种与首次进行活检之间的时间间隔。研究发现平均是两到四年一次。他们认为,此类癌症的扩散可能会在原始肿瘤发生转化后立即发生,并且诊断可能需要很多年。